中国文学演进中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
诗歌与散文
诗歌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古代散文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诗歌与散文的发展史源远流长,从众多文献记载就可窥得其中之奥秘。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易经》中的卦、爻辞已经有了文学意味,《尚书》中一些生动的叙事说理和比喻笔法,可视为我国散文已经有了文学意味,《尚书》中一些生动的叙事说理和比喻笔法,可视为我国散文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散文逐渐勃兴,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优秀历史散文和《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优秀诸子散文。汉朝时,散文的品种更加繁多,而且文质相生,异彩纷呈。这个时期,贾谊、晁错等作家针砭时弊、笔锋犀利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秉笔直书、爱憎分明的史传散文,形成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又一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散文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散文受到压抑变得无足轻重。但骈文片面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虽有妙文奇句,但终难取得令人叹服的成就。在骈文显露出种种弊端之后,到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掀起了一场反骈、复古的运动,使散文得以重新振兴。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把那些与骈文对立的文章称为散文,明清时期,散文一词流行起来,常与骈文对举。到了近代,散文才专指一切用散体写的文学作品,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