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为什么叫走水
古代把着火叫做走水原因:这里在刻意避讳“火”这个字。因为古人对火是十分敬畏的,认为失火本来就是超自然力量(比如鬼神)造成的,以惩罚人的做法。在本来就失火的情况下,火,火的叫个不停,很不吉利。另外五行中水能克火,所以用水字来压制火,比较有口彩。还有,之所以说是走水,有说法是因为古代一旦失火,发现的人会大叫来提醒众人,周围的人就会拿着水龙之类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久而久之,一旦失火,发现者就直接说走水了。走水是古代的一种地方性语言,表示运输水(去救火),由于这种语言有地方性,而且距离现在比较远,所以现代的人理解起来有难度。而在当时,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正常词句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所进行的强烈氧化反应,而且其能量会以光和热形式释放,此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生成物。火必须有可燃物、够高的热或温度、氧化剂及化学物四项并存才能生火,缺一不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火不会使被燃烧物的原子消失,只是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了被燃烧物的分子型态。火失控时,常常称作失火或火灾。
《市声》第三五回:“忽见两人赶出,问道:‘哪里走水?’ 步青 指道:‘那不是火光么?’”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二章:“门口摆着水桶、挠钩、云梯和水枪之类,以防万一‘走水’,好来鸣锣救火。”
说到救火,人们不免要问:古代有没有专业救火队?答案是“有的”。古代历朝历代都很重视防范火灾,北宋仁宗年间在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成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专业灭火机构:军巡铺,相当于今日的消防机构。
为什么这个专业灭火队最开始是在北宋建立的呢?原来宋太祖一统天下后,推行善政,很快经济繁荣起来,百姓生活也十分富足。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京城汴梁,更是人口稠密,屋宇相连,繁华无比。《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了其盛景: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然而,人口稠密、木制建筑林立带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火灾频生。其它城市也是如此,南宋杭州文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防隅巡警》中描绘同样繁盛的杭州时也说:“临安城郭广阔,户口繁伙,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拥塞,街道狭小,不堪其行,多为风烛之患。”
尽管宋朝的防火刑律延续自唐代,火禁十分严格,但由于火灾频繁、损失惨重,除了严肃处理火灾肇事者和失职官员外,如何快速灭火也成为朝廷考虑的问题。1023年,仁宗赵祯即位后,下诏在京厢军中挑选精干军士,组成专门队伍,作为专门的消防机构——军巡铺。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军巡铺遍及京城各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夜间巡视,巡查盗贼、敦促百姓按时灭掉火烛。当时“京都禁火甚严”,不论官宦、百姓都须定时熄灯,不得违逆。如果想夜间祭奠死者,一定要提前报给军巡铺。
为了及时发现火情,军巡铺还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一旦发生火情,马上发出警报,报给铺中驻兵首领。“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子、马步军、殿前之衙、开封府各领军吸水扑灭,不劳百姓”,配备灭火器具的专业人员就会立即赶赴现场救火。当时汴京城约有1500名灭火军士,配备有大小水车、水桶、梯子、墩布、勾叉、大索、斧锯等专业器具。
救火过程中,各支灭火队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故每遇初起火灾,治灭迅速,不劳百姓,甚得民心。”朝廷亦奖罚分明,对于积极救火的,给予犒赏以示褒奖;救火不利、玩忽职守的按军法治罪。
古代也有消防站,宋朝的望火楼就是最早的一处。到了清代,南京成立水龙局,也是负责勘察火情的。除了消防站,灭火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古代的灭火器更是十分简单,就是个盛水的大水缸。当时故宫里大概有三百多处水缸,被称为“太平缸”,哪里出现火情就近取水,也是相当方便。
依靠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头脑,我国的灭火工具也在不断升级。北宋时期有了水袋,水囊等消防工具,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其中水囊是最常用的,主要的制作材料就是猪或牛的尿胞,灭火的时候直接装满水投掷过去就可以了。除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工具,唧筒的使用频率也很高,而它也是现在消防水枪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