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的湿冷天气通常会让人感觉更冷?
热量流失更快
湿冷天气,泛指低温、阴雨、日照少的天气。从人体感受来看,南方的低温一旦叠加上雨水,便会形成“湿冷”魔法,这种“魔法”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穿过层层外衣抵达体表,使得体表温度下降,人体便会感到“湿冷”不适。湿冷比干冷更冷的原因是空气湿度大,人体表面的水分难以蒸发到空气中,停留在皮肤表面的液膜增大了人体与外界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使人体对流换热损失的热量增加,所以会让人感觉更冷。
在湿冷天气时,人要注意防寒保暖,空气湿度大,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口中,护膝等,保持衣物的干燥,不穿潮湿的衣物,最好不要将肌肤裸露在空气,避免寒湿侵袭,落下病根,但是手脚部位也不宜过于束紧,以免引起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冻疮等。
当天气变得湿冷之时,室外气候无法改变,但是却是可以适当的调节室内温度的,温度不宜过高,冬季最适宜的居室气温范围是17-23℃,保持室内的温暖干燥,也要适当的通风,室内的湿度保持在50%左右即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天冷时,湿度越大就越冷;天热时,湿度越大就越热。
具体原理很简单,天冷时,保暖全靠衣服,而水又比空气更导热,衣服越潮湿,热量越容易散发出去;天热时,降温全靠出汗,如果环境潮湿,汗液蒸发慢,散热也就慢,就越觉得热。 当然,干冷和湿冷的最直接区别是湿度,干冷湿度小,湿冷湿度大。
南方地区基本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而北方地区大多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所以南方地区的空气湿度要远高于北方地区。
湿冷天气注意事项
1、注意添衣
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这时候不应穿着领口过大的打底衫和针织衫,套上高领衫,裹上厚厚的围巾,才是冬季养生之道。
2、适当运动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可让怕冷者的体质得到改善。运动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
如果因为阴雨无法外出运动,在家打太极和做瑜伽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3、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最好的水温一般是比人体的温度高5至6度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水温最好保持在42℃为好。如果太热,会导致我们不舒服。如果太冷,泡脚的作用又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