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服饰——律动的色彩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宣恩、利川、恩施等县(市),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他们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信仰原始宗教,崇拜祖先。现有570.4万多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民居结构分为正屋、厢房和司檐。土家族一般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吊脚楼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建筑,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土家族住所的结构一般为一正两厢(也有一正一厢的),其中厢房为吊脚楼。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因前有阳台、两边有走廊,互成转角之势,故名转角吊脚楼。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过赶年,也叫提前过年,又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异于其他兄弟民族的年节。据说在明代,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一带,政府兵将御侮受挫,特令组织士兵出征抗倭,限定腊月三十日登程,不得误期。土家族先民为了按期出发,奔赴前线,打击倭寇,故提前一天过年。继因祖先抗倭立功,其后代子孙为了继承发扬祖先爱国精神,依旧提前一天过年,以示纪念。
根据祖传,过年的当天,一家之主半夜起床,不许点灯,摸黑煮饭,切菜不用刀,把肉弄成团团,豆腐插成块块,蔬菜扭成节节,一锅煮熟,装满一盆。纪念祖先时,用晒席或衰衣遮住,以示在今天的和平环境里,不忘祖先当年的征战。
女儿会,原名“十个棚女儿会”,是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的土家族青年男女自恋爱的节日。每年七月二日为女儿会的会期。每到这一天,周围七八十里以内的宣恩、建始、鹤峰一带的各族男女青年都来赶会。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