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谁写的
由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书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由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书。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开元寺殿内石柱上的对联,其意思是:在古时候,开元寺被称为“佛国”,而这里满街都是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
开元寺,创建于686年,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之一。开元寺的占地面积高达78000平方米,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寺院。
另外,开元寺的著名景点有很多,比如:东西塔、甘露戒坛等。
开元寺介绍
开元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殿内石柱为梭柱,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现在山门中间三间是明代原物,而两梢间及拜亭则是近世添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九间,重檐歇山顶,体量宏伟,形制独特。如按平面柱网计算,此殿应有柱子一百根,故俗称“百柱殿”,但实际因减去两排内柱而仅存八十六根。殿内天花以上木构采用南方传统的穿斗式结构。斗拱大而稀疏,尚存宋代遗风。
现在山门中间三间是明代原物,而两梢间及拜亭则是近世添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九间,重檐歇山顶,体量宏伟,形制独特。如按平面柱网计算,此殿应有柱子一百根,故俗称“百柱殿”,但实际因减去两排内柱而仅存八十六根。殿内天花以上木构采用南方传统的穿斗式结构。斗拱大而稀疏,尚存宋代遗风。
其突出特点是内柱斗拱的华拱刻作飞天伎乐,这是泉州与海外建筑文化交流的明显例证。戒坛的建筑也很别致,坛上覆八角形重檐顶,四周以披屋和回廊环绕,形成一组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