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是哪五龙
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大明五龙同朝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明朝前五位皇帝同时在世,在公元1398年3月16到6月24日一百天内,大明王朝前五位皇帝同时在世,所以说五龙同朝。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宫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 ,史称“建文新政”。但建文新政有浓重的复古色彩,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徒增纷扰。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上其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恭闵帝、惠帝。
明宣宗朱瞻基
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的喜爱,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教导宦官读书参政。
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于宣德三年1428年出塞,并修建永宁、隆庆诸城,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同时明宣宗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争胜,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