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是

蚯蚓对土壤的作用:1、蚯蚓挖掘土壤,使土壤变松,并使空气和水容易抵达植物的根部。蚯蚓挖掘的洞穴与通道有助于土壤迅速排水。2、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土壤善结构,还能中和酸性或碱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土壤健康指标是很差的。因为蚯蚓不仅能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还能改土壤善结构。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
蚯蚓的养殖周期
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从蚓茧产下开始,经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现环带并开始产卵。通常为3~4个月。日本选育的养殖良种太平2号、北星2号,生活周期短仅47天,长为128天。还有的品种长达140~180天,这与饲养温度密切相关。蚯蚓的一生需经历卵茧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个时期。
1、卵茧期
蚓茧的孵化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太平2号在不同温度下的孵出时间为:l0℃,需85天;15℃时,需45天;20℃时,需25天;25℃时。需19天;28℃时,需13天。
2、幼蚓期
幼蚓体态细小且软弱,长度为5~15毫米。初为白色丝绒状,稍后变为与成蚓同样的颜色。此期是饲养中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增重效果。幼蚓期长短与环境温度有关。在20~C条件下,大平2号蚯蚓的幼蚓期为30~50天。
3、若蚓期
若蚓期即青年蚓期。其个体已接近成蚓,但性器官尚未成熟(未出现环带)。大平2号蚯蚓的若蚓期为20~30天。
4、成蚓期
成蚓的明显标志为出现环带,生殖器官,成熟,进入繁殖阶段。成蚓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重摹的经济收获时期。这期间应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促进高产、稳产,并延长种群寿命。此期历时占蚯蚓寿命的一半。
5、衰老期
蚯蚓衰老的主要标志为环带消失,体重呈性减轻。此时,蚯蚓已失去经济价值,应及时分离、淘汰。养殖状态下,蚯蚓个体的寿命要远远长于野生蚯蚓。蚯蚓各个种类的寿命长短有所差异。环毛蚓属寿命大多为1年,如普通环毛蚓、希珍环毛蚓,受精卵在土中的蚓茧内越冬,于翌年3~4月孵化,6~7月长为成蚓,9~10月交配,11月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