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1、大力倡导人性化管理。倡导“三个淡化,三个提倡”的评价理念,深入了解学生思想需求,以便从根本上加强学生思想建设。2、以德育的内化为突破点,让学生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不要一味的采用灌输式德育教育方式。3、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切入点,准确把握德育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以活动为载体,根据形式的发展,不断注入德育新的内容,突出德育的实效性。4、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没有好的道德水平的学生,即使成绩优异,也是高分低能人士。5、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点一面网络功能,全方位在学生所处环境中建立起好的道德文化氛围。
道德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德育教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集体主义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凭直觉认为,私的概念是具体的,个人主义的定义容易理解,即是私利,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对此讲得也比较透彻。而公的概念则被泛化,对于集体主义,则被视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属性决定的。
4、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道德的意义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构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对人类具体行为进行是非判定、评价的行为规范体系。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前者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路上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类从野蛮粗暴走向文明,从纯粹发自本能的行动变为有社会性意义的行动。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现在社会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而幸福是人所勾连着的对象或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与过程,它具有超越性、单元性、分维性、差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就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一致的具体情况来看,它是人幸福的必要条件,是人获得幸福的公共资源。虽然就特殊情况来看,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但总的趋势来看,它与人的幸福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与道德规范的可普遍化程度正相关。所以,道德教育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实践活动类型
环保类:“植树”“清扫公共设施”“社区宣传”等。
科普类:“参观学习科研机构”“动手小发明”等。
爱心类:“帮扶老人”“义捐灾区”“募集贫困儿童”等。
成长类:“义务劳动”“有偿打工”“团队协作活动”等。
立志类:“军训”“拓展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