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的“足球场”,称为?
鞠城
中国古代“足球场”被称为鞠城。鞠城意思是古代为蹴鞠所建的场所。蹴鞠场四周围以方墙,东西两端各设六个鞠域。鞠城出自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写的古乐府平调曲《鞠歌行》。鞠歌行又称鞠歌。《鞠歌行》序:“按《汉宫閤》有 含章 鞠室、 灵芝 鞠室, 后汉 马防 第宅卜临道,连閤、通池、鞠城,弥於街路。”
足球场一般指足球场地,是足球比赛的场地。足球场通常的形状的是长方形的。现代足球场的长度是90—120米,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 ,宽7.32米。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中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
蹴鞠还用于军事训练和表演
据文史作家侯印国介绍,早期蹴鞠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于军事训练。
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是指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蹴鞠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明朝陈继儒所撰的《太平清话》记载:“踏鞠始于轩后(黄帝轩辕氏),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意思是说蹴鞠始于黄帝,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
如果说黄帝发明仅是传说的话,那么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在《汉书艺文志》中。兵家兵技巧类的图书中,著录有《蹴鞠》二十五篇,这也是最早的足球专著。所谓的兵技巧,是“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唐代颜师古的注说:“蹴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焉。”这种训练方式延续久远,三国时期的曹操、孙权都以足球练兵,直到唐宋时期,击球还是阅兵时候的重要内容。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首都杭州每年春秋两次阅兵,主要的项目就有“试弩射弓,打球走马”,不过这个打球不是用脚踢,而是用一根杆子击打,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足球。
但是蹴鞠功能渐渐发生变化,有了娱乐的功能。
据西汉刘向的《别录》记载:“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蹴鞠除象征“兵势”、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