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观音庙以什么而闻名?
濂泉洞
南屏观音庙,以濂泉洞而闻名。濂泉位于半山之间,山并不高,因仙而名,香客游人,往来络绎,观音庙的香火鼎盛不衰。观音庙与社稷间,为佛仙庙,如来殿居中,文昌阁及太岁府分居两侧。佛仙庙与社稷、观音庙各以圆门相连,前者曰“马庵”,后者曰“古洞”,因未翻新,碧瓦之上青苔依附,千年一日,穿越朝代,默默凝视着穿越门洞的善男信女们。佛与仙和平共处,儒释道三教相安,国人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外邦善良之宗教,由此可见一斑。庙宇前香烟萦绕,庙宇内签声阵阵,众人皆以庄严之态,恭敬之词,善良之愿,祈求仙人佛祖观音保佑,一派祥和之景。
1984年9月,马庵古庙重修,计有华光庙、金花庙、社稷坛,马庵古庙、仙佛庙、太岁府等,供奉的既有天地水赐福天官、财神、山神土地、文昌帝君、慈航道人、张天师、赵公明财神、黄大仙、斗姥娘娘、六十位星宿神、城隍老爷,也有释迦牟尼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成了道佛共祀的庙宇。目前有道教正一道长进住,并可举办道教法事科仪,是珠海有道士的庙宇。
清道光年间容骏发起乡人募捐,在濂泉洞附近依山筑起了两座庙宇,左侧为“金花庙”,右侧为“三圣庙”,并设立茶室和庙祝住处。马庵内原来有一块观音石。相传四五百年以前,沙尾是一个“海水环绕如盘带”,人烟稀少的岛屿,叫做葫芦鸟。那时候,经常有渔民泊船到岛北打缆沙9今香炉石的地方)岸边织网打缆作业。有一天傍晚,风清月朗,帆影飘忽。蓦然,山上闪起一束火光,璀璨夺目。一些好奇的渔民立即登岸,跑上山搜寻,刚至大士岩洞,便发现洞边一块尺余高的闪绿岩三角石在水光的折射下,闪闪烁烁。这些渔民便认为是神仙显灵了,遂虔诚地将三角石当做观世音神像,供放在洞壁的中央,然后点烛烧香,顶礼膜拜。
濂泉洞史
清光绪年间,南屏有一个叫容秩的斋姑,孑身投入大士财空门,每天鸡鸣即起,洒扫庭除。她把化缘的钱,在濂泉洞的门前净雪筑造一间四柱铁亭供人参拜,还修葺了庙宇。
濂泉洞历史悠久,几经兴衰。沧陷时期,濂泉洞惨遭破坏,铁亭和两间庙宇均被人拆卖,连庵内的观音石也不翼而飞。抗战胜利后,港澳同胞捐款重修,兴建了“慈荫”、“宪邦”等三间凉亭及回廊,并种植很多花果树木。后来历经风雨剥蚀,加之十年浩劫的人为破坏,濂泉建筑几成废墟。直到1984年9月,南屏镇成立旅游公司,筹集资金对濂泉洞进行重新开发,才使濂泉的风貌焕发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