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吗
不一定是
粒子指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最早发现的粒子是原子、电子和质子,1932年又发现中子,确认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比起原子来是更为基本的物质组分,于是称之为基本粒子。
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Fe(OH)3胶体粒子不是离子,可是它带有正电荷。离子带电荷的本质是因为核外电子数和本身质子数不等,带正电荷的是质子,带负电荷的是电子,不带电的是中子。
离子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离子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与算法应用
量子遂穿效应限制了半导体工艺的物理极限,基于量子力学原理构建的量子计算机,拥有指数加速的并行计算能力,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热点。未来的大规模通用量子计算机将有望应用于信息安全、新材料模拟、药物研发、工程优化、人工智能等领域。
当前实现量子计算机的物理系统主要有离子阱、超导电路、冷原子、光子、拓扑材料、固体自旋、半导体量子点这7种技术路线,其中尤以离子阱和超导电路这两种路线在量子比特数和量子逻辑门的精确度等关键指标上占据领先地位。离子阱是最早实现量子逻辑门的实验体系,具有超高保真度的量子逻辑门、长相干存储时间、全同互联的量子比特架构、高精度量子态读取、便携的光通讯接口等优点,是最有可能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实现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