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周朝
婚礼,人生五礼之一,是传统仪式,相当于现代婚礼的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
古代婚礼的起源时间
古代婚礼起源于周朝。周朝时候的婚礼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婚礼,而且亦是中国正统的原生态婚礼。周朝的婚礼程序更是繁杂隆重,其一个完整的婚礼包括了婚前之礼、婚时之礼和婚后之礼这三个部分。对周代婚礼程序记载最为详细的《仪礼·士昏礼》,提出了“六礼”,这六礼包括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部分“婚礼流程”介绍
纳采
这是“六礼”中的第一个程序。首先男方要请媒氏向女方通传信息,用来表达希望与女方女子为婚配对象的意思。《仪礼·士昏礼》开篇就提到了:“昏礼。下达,纳彩用雁。”这“下达”就是纳采的前奏,只有男方家请婚得到准许之后,才有后面的纳采之礼。通俗点来说也就是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得到了女家同意之后,男方家再让使者送上大雁作为见面礼。所以这一做法也跟现在差不多,只不过不是送大雁而已。
问名
问名就是男家派遣使者询问该女子的生年月日及名氏。《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问女子的生年月日,与男方的生辰进行占卜,测吉凶,看看这桩婚事是否顺乎天意,在古时不单单只讲究门当户对,生辰八字不和也是最为忌讳的。第二,还要问清女方的姓氏和名,看她是否在通婚范围之列。因为周代实行的是“同姓不婚”的制度。
纳吉
纳吉就是男方得知女子的生辰八字后,如果与男方的生辰八字相合,那之后就会在宗庙卜告祷祝,预测婚姻凶吉,若获得吉兆,便再派使者带着大雁到女家告知归卜结果,女方如若表示“不敢辞”,那么这桩婚事就可以定下来了。如果卜得的结果是凶兆,那则婚事就会作罢。《仪礼·士昏礼》载:“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后世婚礼的演变,几乎都是对于周朝婚礼的改革,总的趋势当然是不断的简化,或者不断的加入外来(文化和民族)元素,使之在不同朝代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