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哪一年提出
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粮食安全》围绕粮食安全是国家和国际政治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这一中心论点,从宏观角度,以国际上的最新资料,讨论了当前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主要趋势。
粮食安全哪一年提出
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当时正值世界性粮食危机。据有关资料,1971—1972年度至1973—1974年度,全球谷物库存锐减,世界各国的谷物价格在此期间平均上涨两倍。
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11月的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呼吁各国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认为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国际性的责任,有关国家“应保证世界上随时供应足够的基本食品……以免严重的粮食短缺……保证稳定地扩大生产以及减少产量和价格波动”。会议要求,“全球各国粮食库存应当占当年全球粮食消费量的18%,作为维护世界食物安全的最低限度”。
80年代开始,家庭粮食安全,即家庭获得粮食的能力,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1981年,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其出版的《贫困与饥饿》一书中首次提出“粮食保障”的概念,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为了一个积极而又健康的生活应得到充足的食物。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修正,称“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起又能买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此时,联合国粮农组织关注的主要是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
90年代,营养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1992年,首届国际营养大会召开。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深化,提出“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安全、营养的食物来维持健康能动的生活”。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举行。会议通过了两个正式文件《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议划》,重申了人人有获得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粮食的权利,并且确定了要在2015年之前把全世界营养不良人数减少一半的目标。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受饥荒蹂躏的中国人民必然对粮食安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早在《礼记・王制》一书中就记载了:“耕三馀一”。“富国必以本业”“积贮,乃天下之大命”……诸如此类论述,在我国古典文籍中还有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粮为纲”“决不放松粮食生产”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以保障粮食自给、丰富粮食储备为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发展,为保证粮食供给,我国开始逐步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且这一改革极富成效。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