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曲调名,直译汉语为“跟着鼓唱的歌”。喊,为歌;伴,为跟着或者围绕着;光,为鼓,即象脚鼓。喊伴光是傣族较为古老的传统曲调之一。在德宏傣族地区均有流传,只是曲调稍有区别。它起源于宗教(佛教)性祭把活动。每逢傣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进洼”(即“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约在公历7月间)、“出洼”(即“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约在公历10月间)和“泼水节”(傣历六月,农历为清明后的第七天)等,或者私人做“摆” (有积功德意)的最后一天,本村寨男女去做“摆”的主人家“朵数” (傣语,有祝贺意) 时,都要唱喊伴光。喊伴光的唱词多为祝贺、赞美和祈求,主要内容又视时间、地点、场合的不同而不同。如“进洼”唱的是求佛主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使农作物获得丰收;“出洼”时则唱感谢神佛普渡功德,使今年获得好的收成;“泼水节”唱词多为祝福、洗去一年来的污秽和疾病,并祝愿来年吉祥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除上述一般的内容程式外,主要还在于见景生情,即兴而歌。如根据摆场的人多人少,欢乐程度,隆重程度,甚至可以具体到前来参加的某个少女的音容笑貌、内在的喜悦盼望心情,都可以作为唱词内容。演唱此曲调 时有一定的表演形式。一般是由男女青壮年围成圈跳象脚鼓舞,跳一会,停下来。然后由一名或两名善歌者唱。歌者唱完一遍,全体参与人员发出一阵“亚压呜”的欢呼声,伴之以紧 促的锣鼓声,表示对歌者的赞美,对摆主的祝贺。然后又跳,跳完又唱,又欢呼,如此反复多次。喊伴光唱腔曲调明快、自由奔放,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唱词的音韵和汉族的音韵不 同,而且比较严格,它像链条一样,后一句的头一个字押前一句的中间一个字的韵,一环扣一环,这又构成了傣族诗歌和唱腔的又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