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炊具
西藏木碗
按藏族传统,一般人使用得最多的餐具是木碗。木碗一般用桦木、杂木雕琢而成,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木碗的制作过程,一是选材,二是风于,三是制坯,四是细磨,五是上色。西藏的木碗可分为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钵等多种,用途广泛,可供喝茶,吃糌粑,存放食品、香料、佐料等,而且还具有光滑、细致、美观、适用、不变味、不贫嘴、喝茶香、携带方便等特点。杂木碗还有防毒的优点。日喀则仁布县蕴藏丰富的玉石原料,该地制成的玉石碗,美观、透明,碗外壁刻各种花纹,既受人们的欢迎,又是传统的民族工艺品。至于纯金、纯银做成的勺子、筷子、碗和盘,虽然在民间也能见到,但毕竟不是被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
藏族传统民间使用的炊具多为土陶器。据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出土的陶器证明,这一习俗至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西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陶器有括码,以及用来煮土巴(粥)、面团的双耳肚罐美括,热饭、热菜、保暖用的火炉乍码,盛青稞酒的缸,烙饼用的帕浪,盛酥油茶用的括地等。藏族还使用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鼓风用具风囊。这种风囊圆形,用铁质风管和皮囊组成。鼓风时两手拉合或一手提压风囊,风通过风管吹进炭火和牛粪火中。风囊用羊皮制成,在牧区因其结实耐用、携带方便,使用更为普遍。
酥油桶
酥油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取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1.3米,口径近0.33米,是牧区经常见到的生产酥油桶;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桶,藏语叫雪董,这种桶较雪董小,高1米左右,直径约16厘米。有的酥油桶很小,只有30多厘米高,宜出门时用。
酥油桶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做甲罗。酥油桶的制作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钢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甲罗制作比较简单。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4个小孔,以便在桶内搅拌时,液汁和气体可以通过孔上下流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30厘米的本柄,木柄同样用铜箍在把手部分,作为酥油桶的装饰。
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红桦木或红松,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一带的红桦本,更是做酥油桶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