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工艺
沂蒙地区的手工艺制作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莒南的王家坊曾被中国文化部誉为“中国雕塑之乡”。那些在山野中沉睡的石块,在刚錾、锤子的叮当声里,在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砸落下来的滴答声里,成为一件件构思巧妙、造型古雅、风韵天成、内涵深邃的珍品。临沭县苍马山下朱苍乡的花岗岩,色正质纯是石雕的上等材料,所雕狮、虎之类制品,艺术品味也很高。
苍山县小郭东村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泥塑之乡”,做泥玩具的历史至今已有130多年。这些泥玩具有泥模成型,注重外形的夸张。在泥坯上涂以白粉做底色,再施以大红、桃红、黄绿、紫等颜色,最后用黑色进行勾勒,达到多样统一的效果。有的背部和底部仍表露泥的本色,朴实无华。临沂泥玩具以桃红和绿色为主调,热烈、明快、活泼、各种戏曲人物、各种动物的造型惟妙惟肖,展现了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褚庄的“牛头哨”能吹出几个单调的曲调。“五丝哨”以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着陶哨,取端午节民间佩戴“万岁索”的吉利。这些富有乡土气息和浓厚趣味的玩具,多次出国参加民间艺术展览,有的被送往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陈列。值得一提的是,与泥玩具亲缘很近的民间工艺——捏面人,在沂蒙地区也经常见之于街头。几种染了色的糯米面团,在手艺人捏型搓揉下,几分钟时间内就成为各种神话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之类造型,令孩子们爱不释手。2001年,中央电视台在临沭县拍摄《梦想剧场》,捏面人就入了镜头。
郯城的木雕玩具历史悠久,式样繁多,刀枪剑戟、车马鸟兽、各种人物、挂饰灯具,达7大类500多个品种之多。那些虎头钟、梅花枪、龙泉剑;那些核桃人、马拉车、八仙花篮驮载着美丽的童话,民谣和无数神奇的传说,吱吱碾过岁月的小巷,穿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艺术鉴赏水平的上档次,过去许多不起眼的东西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临沭、莒南一带的柳编工艺品,遍地开花;以沂蒙山、苍马山树根为原料的根雕也初现风采。
沂水高桥镇被中国文化部誉为“中国刺绣之乡”。民间女子手绣的荷包,又香又软,细细密密装满了一代又一代山区女子的爱情。“约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绣好的荷包默默递给心上人的一刹那 ,那种古典的婉约的情怀足以醉透一千个春秋啊!
与巧手少女的刺绣技术可以媲美的是,农村老太太手制的老虎鞋、活泼可爱的布娃娃也是临沂一大景观。
另外,临沂的民间工艺制作技巧还表现在特色饮食方面。这里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尤以糁和八宝豆豉最具著名。糁在临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主要原料是母鸡肉(或牛肉、羊肉)和麦米、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胡椒粉、香油等20多种佐料,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可以祛风逐寒、健胃温脾。近些年来作为一种名吃已进入各大城市。八宝豆豉因用黑豆、茄子、鲜姜、杏仁、花椒、紫苏叶、香油、白酒八种原料发酵而成,故称“八宝”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温中健脾、益气补肾、温中散寒、宽中降逆、开胃止呕、滋补润燥、舒筋活络等多种保健医用功能,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中非等国家。“吃了临沂饭,走遍天下不用看”,一句朴实的民间俗语,道出了临沂饮食文化的丰富、精美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