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讲5种语言的世居族群
在中国西南流入金沙江的腊普河畔,17岁的姑娘和春艳在河边一边洗衣服一边唱歌,歌声婉转悠长。让人称奇的是,她的吟唱在白族、纳西族、藏族、汉族等民族歌曲间转换自如,游刃有余。
这个笑起来带着几分腼腆的圆脸小姑娘,对她堪比语言学家的才能感到很不以为然,因为“我是维西的玛丽玛萨人”。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也是从云南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之一,生活着傈僳族、藏族、纳西族、彝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因为交流的需要,可能有些人会讲两三种语言,但距离县城约两个小时车程的“玛丽玛萨人”更为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大部分人能讲5种语言的世居族群。
和春艳会说汉语、藏语、纳西语、傈僳语和“玛丽玛萨语”。她说:“我也没有特意去学,我们玛丽玛萨人和很多民族住在一起,大部分人都是很小的时候就会这些语言了。”
自称“玛丽玛萨人”的村民们集中居住在维西塔城镇海尼村、柯那村和川达等村寨,人口有2000左右。
到过这些村寨的人印象最深的是:“玛丽玛萨人”和傈僳族人在一起说话时听起来就像傈僳族的,和纳西族人在一起说话就像纳西族的,而他们之间讲话用的又是“玛丽玛萨语”,其他民族的人听不懂。
“玛丽玛萨人”的渊源至今仍是个谜。有学者认为,因语言、习俗等相近,他们属于纳西族支系,而且他们多数都姓纳西族的一个大姓——“和”,官方户籍统计资料也将他们列入纳西族;有人认为他们是摩梭人后裔;还有人认为他们是羌族后裔,是从四川迁徙过来的。
柯那村的“玛丽玛萨”老年协会专门研究过自身的起源,还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了材料。今年71岁的协会成员和文华老人说,传说中,“玛丽玛萨人”的祖先是北极寿星的孙子,来维西打猎,居住在腊普河旁悬崖的“猿人洞”里。
那个“猿人洞”被考古学界称为戈登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期迪庆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对研究三江并流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区同一时期文化的联系具有重要价值。
“玛丽玛萨人”不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自己的语言、服饰,还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他们每年都要祭山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还有自己的“玛萨节”,分别在农历的正月和六月,穿上综合了藏族和纳西族服饰特色的衣服,跳舞、驱鬼,祭献药材、鱼、米和牛奶做成的食物,以求健康、长寿和五谷丰登。
和文华说,“玛丽玛萨人”的节庆和祭祀活动之多是其他民族少有的。藏传佛教、纳西族的东巴教与“玛丽玛萨人”的原始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处:藏传佛教的经幡迎风飘扬,“玛丽玛萨人”在玛尼堆前烧香祈福;纳西族的“色恩”“冲把别”等宗教活动,以及彝族的“火把节”,他们也同样开展。
汝柯村村民小组的村民宝六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汉族人,入乡随俗的他说,“玛丽玛萨人”勤劳而热情,尊重其他民族,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民族节庆的原因。他7岁的女儿和任娇说,她也要学会像“玛丽玛萨”的小孩那样能说几种话。
目前,“玛丽玛萨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植玉米和稻谷,一些青壮年也外出打工。此外,村民们从山上挖来的野兰花远近闻名,有的兰花可以卖到几万元一株。近年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政府的帮助下有了很大提高,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都得到改善,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养老金、免费义务教育和高原农牧民补贴政策等。
住在山里的“玛丽玛萨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交通和通讯更加便利的今天,“玛丽玛萨人”期待向外界一展风采。前不久,和春艳演唱的白族、“玛丽玛萨”、纳西族、藏族民歌被收入维西职业学校制作的民族歌舞专辑。她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到北京读大学,学艺术类专业,学成后发扬民族歌舞,让更多的人认识“玛丽玛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