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孔子后裔中的穆斯林

孔子后裔中的穆斯林

  永靖地区的孔氏穆斯林,俗称"孔回回",主要分布于今新寺、段岭、川城、王台、小岭几个乡镇,部分流寓到外省县。其中新寺是主要聚居区,其他乡镇的大部分是从新寺迁往。

  孔氏穆斯林与永靖孔氏汉族同宗同祖同源。虽然他们在宗教生活中恪守伊斯兰教义,但在家族内部生活中,如行辈取字,还保持着原有的传统和习惯。

  孔氏穆斯林为孔氏居大川始祖孔子第五十八世孙孔公佑第四子孔彦嵘(长子彦峥,次子彦魁,三子彦斌)的后裔。但皈依伊斯兰的具体年代和始祖名字已失记。据现保存在大庄孔子大成殿中的孔公佑次子孔彦魁的墓碑记载,孔彦魁为"明孔氏六世祖",而孔彦嵘为孔彦魁的胞弟,可知孔彦嵘为明代人。另据民国22年(1933年)由曲阜孔府主持编修的《孔子世家谱》确切记载,孔公佑三子孔彦斌的后裔孔尚端(字孟贞)、孔尚宾(字孟吕)兄弟二人迁居小川是在明朝万历八年,即1580年。"尚"字辈为"彦"字辈的五世孙。如果按惯用的三十年为一世计算,期间约一百五十年。除去孔彦嵘行四,年龄相对较小,孔尚端、孔尚宾当时还年轻等因素,实际上只有一百年左右。由此可推知孔彦嵘生活的年代大约在1480年左右,是明宪宗成化年间。

  对于孔彦嵘,有关史料记载较详细。在小川人孔庆廉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编写的《古金城·孔子世家谱》中叙述是:"行四,字文锦,系庙底下、大小沟一门,葬于村东红嘴。"再往下,他只叙述他本人所属的孔彦斌后裔的小川一支,对另三位的后裔,他留空未叙。而《孔子世家谱》中的记载是:"因遭兵燹,谱牒失迷,下十代无从考查,至继字辈始昭穆详明,有五人,居大沟庄。"中间空了一段,约三百年。其实在同治乱世中遭兵燹的不只是孔氏一门,好多珍贵史料都遭到严重毁坏,以致于有些历史记载中断。但孔氏有注重谱系的传统,许多有关祖上的事迹,经声口相传,代代相沿。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协会甘青办事处人员搜集查证,永靖孔氏穆斯林的始祖母,即孔彦嵘之妻,名叫甲尕,马氏,回族,为马家湾人(今永靖县盐锅峡镇抚河村),生了三个儿子。甲尕要求其中一个儿子立回教门户,就缝制了一顶白布号帽,老三年幼好奇,争戴号帽,于是顺母意皈从伊斯兰教。

  永靖与号称中国"小麦加"的河州邻接,河州境内回族分布较广,回汉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当时明朝政府鼓励回汉通婚。再加上与大川邻近的马家湾、小茨沟在当时是回族聚居区。当时回汉关系融洽、互相通婚很普遍。孔彦嵘娶回女,在当时应该是真实的。

  综上所述,孔氏穆斯林是从孔彦嵘的第三子开始的。始祖名字若按孔氏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代的希、讷、公、彦、承的行辈顺序,应该是孔承某,为孔子第六十世孙,具体名与字待考。皈依伊斯兰的时间,大概就是孔彦嵘生活的年代,即15世纪80年代左右。

  孔氏穆斯林皈教后,后裔与其他宗亲手足情好,和睦相处,同居大川。他们大多按穆斯林的生活习俗,以商贩为业,资财日重,广置田产。同治二年(1863年),河州回族人民掀起反清斗争,发生回汉冲突。同治四年(1865年),反清斗争被镇压,大川回汉冲突平息。同治六年(1867年),孔氏回族共三十八户一百八十余人,迁出大川,先移居喇嘛川(原十大庄)住八年,接着移居青海民和县鞑子庄,又住三年;颠沛流离,最后定居新寺后坪,成为现在永靖孔氏穆斯林的主体。

  经过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孔氏穆斯林现有人口两千多人。族大丁繁,分布较广,为永靖的发展,也为孔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大团结,永靖回汉孔氏还归一家,相互以"党家"称呼,行辈不紊,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特别是孔氏穆斯林,若有远道的"党家"上门,便热情招待,问清代数,论明行辈,按辈称呼,真正显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孔德龙)



相关推荐

  • 孔子弟子中为人好学不迁怒指的是谁

    孔子弟子中为人好学不迁怒指的是谁

    孔子,弟子,,公元前,赞其,曲阜市,孔子,和睦,城东,山前,曹姓,春秋,颜庙,颜回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颜回简介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

  •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国王吗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国王吗

    孔子的先祖,商朝的国王,,王室,孔子,春秋,做过,王封,大夫,子孙,仲尼,附属,学习,是殷商王室后裔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室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即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

  • 孔子收学费收的是什么

    孔子收学费收的是什么

    孔子,学费,,肉干,学校,礼物,束脩,老人,炒豆腐,老百姓,天吃,带孩子,抹匀,十条肉干孔子收的学费是十条肉干。从《论语·述而篇》可以看出: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

  • 孔子克己复礼的礼指什么

    孔子克己复礼的礼指什么

    孔子克己复礼,礼,,中国,孔子,日本,有什么,机会,越南,回叫,天纵,春秋,前几天,礼法孔子克己复礼的礼指礼法。儒家的本质是人乘宗教,仁义礼智信分别对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此处礼应该是对应不邪淫。从儒家本身的理论说,礼是礼法,即戒律本称呼。不杀生为礼,尊敬他人为礼,爱护弱小为礼。守护正法为礼,为何,礼为戒律,衣冠。孔子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今中国山东曲阜)人,...

  • 不舍昼夜的舍是什么意思

    不舍昼夜的舍是什么意思

    春秋,孔子,不舍昼夜,论语,弟子,不舍昼夜的舍是放弃的意思。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回民不过年吗

    回民不过年吗

    一日,年历,阴历,回民,穆斯林,回民不过年。其实在汉族的年历里,春节是一年的开始是阴历的一月一日,但是在穆斯林的纪元里,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其实,回民也有一年一度的类似春节的节日,就是开斋节。在开斋节,穆斯林们也是和我们传统春节差不多,需要走亲访友,祭祀祈福,还有做各种各样民族特色美食来庆祝节日。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

  • 举手无措是什么意思

    举手无措是什么意思

    治理,论语,孔子,举动,无措,举手无措意思是举动不知如何应付,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自《论语·子路》。《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

  • 回族信奉什么教

    回族信奉什么教

    回族,清真寺,村寨,伊斯兰教,穆斯林,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教徒称“穆斯林”(顺从者)。回族聚居的村寨和地区建有清真寺,供教徒进行讲经、作礼拜、宰牲及婚丧嫁娶念经之用。清真寺没有神职人员专管宗教事务。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於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也有解释为“和平、安宁、平和”的),指顺从安拉(中国穆斯林亦称真主)的意志。伊斯兰教为穆罕默德所创。...

  • 什么是药食同源

    什么是药食同源

    食物,中药,作用,选择,平性,中药与食物的产生方法相同,中药的产生与食物一样来源于我们祖先千万年的生活实践,是与大自然、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结晶。原始人最初的生产方式———尝试和寻找食物,往往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在吃的过程中,难免会误食一些有毒或有剧烈生理效应的动、植物,以致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甚至死亡,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对动、植物产生了第二认识,即产生了原始的中药,因而吃是积累中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有关于“神农...

  • 《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知识,多闻,论语,孔子,三友,《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 便辟气友善柔气友便侫,损矣。””这句话中的“便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的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什么意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什么意思

    知识,不舍昼夜,逝者如斯,论语,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于 《论语子罕篇》。 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 孔子信命吗?

    孔子信命吗?

    继承,支持,地接,核心,疾病,孔子信命吗?孔子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思想传统,即认为 天、上帝或天命等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它不仅决定着个人的生死 寿夭、穷通祸福,而且决定着国家的兴亡盛衰。这种天命观念, 可以说是夏、商、周三代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以继承三代文化为己任的孔子,自觉地接受了这个传统,相 信有命(天命、命运)的存在。比如,当有人以向“奥”(屋内西南 角的神)、“灶”(灶君司命)二神祈福作比喻,说明是巴结国君还 是巴结受国君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