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收学费收的是什么
十条肉干
孔子收的学费是十条肉干。从《论语·述而篇》可以看出: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脩”作为见面礼。学费即是“束脩数条”,束脩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孔子的流动学校是个脱产班,虽然管饭但不许你干其他的事情。但是等学生学成之后,孔子是能够帮他们介绍工作的,一上班起步就是县处级干部。之前咱们说道那些被介绍道各大家族上班的弟子,要么是大贵族的家宰,要么就是某个食邑的长官,或者是国家的外交官。所以孔子收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收入,而是要通过学生们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传播开去,让更多的百姓在仁政下幸福生活。
除孔子在《论语》里提到束脩,《晋书·慕容廆载记》里也用到了这个词:“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国胄束脩受业焉。”这个叫皝的世子带领贵族子弟找刘赞求教,也要带肉干行拜师礼。
朱熹说:“束脩其至薄者。”在朱熹看来,10条腊肉算不上什么厚礼。
不过,古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肉算是奢侈品,老百姓吃顿肉很不容易。
林则徐小时候家境贫寒,10多口人除夕夜才能吃上一大盘素炒豆腐,估计“三月不知肉味”才是常态,不可能像现在人,一天不吃肉就睡得不踏实。
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7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有地位的人被称作肉食者。综合这两点,足见肉之稀有。
那时没有冰箱冰柜,保存肉类很成问题。如果当天吃不完,就先用水把肉煮透,然后用盐抹匀,悬挂在屋檐下阴干,像风干腊肉一样。
带孩子拜师时,把肉干扎成一捆,供先生慢慢享用。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都有些唇齿留香。
虽说孔子定下了学费的标准,但他同时坚持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弟子三千中,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人都是出身寒门的穷学生,孔子都把他们培养成了谦谦君子,并没有因为谁给不起束脩而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