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升:“官本位”下的中国大学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病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与此有关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怪状不断涌现:社会总体教育水平日渐提高,博学广识的大师级人物却逐渐凋零,无以为继;科研条件日益完善,资讯日益发达,偷工减料的学术剽窃、学术欺诈事件却越来越多;学习条件不断改善,大学生却越来越无志于学术,走向物质化、功利化和娱乐化,道德水平下滑;大学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教授、专家的社会形象却一落千丈,失去公信力,每每沦为公众奚落、嘲讽的对象。我们不禁发问: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早在我们的心中,学术作风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寻求突破和创新成为了大学的标签,可是各种现象让我们感觉,我们的大学似乎在渐渐地失去这些最基本却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我们的教育模式正越来越多地遭受着全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曾因经挑选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而名噪一时的朱清时就认为,中国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在明显萎缩,学术论文水分太多,原创性内容微乎其微。历史学家、中国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沅警告说,高校素质的整体下降已经有目共睹,更为严重的是高校教师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造成的诚信流失。目前中国大学出版的许多刊物已经鲜少有人问津,朱清时甚至略显尖刻地说,现在学术界制造出来的大量出版物完全是一种浪费,而且在回收过程中还污染了环境。
追溯这些问题的源头,笔者认为,大学管理的行政化是罪魁祸首之一,而大学校长的任命制是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原因。对大学进行去行政化,需要逐步取消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大学的根本弊病在于将大学当成了行政机构来管理,大学的书记、校长都是上面任命的官员,官文化充斥整个大学校园,不仅存在于学校管理层中,还蔓延到了学生会等自治组织中。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本应是大学主导者的教授们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想方设法地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投身官场谋求出路。
朱清时警告说,最近十多年来,虽然国家名义上在实行高等教育改革,但大学教育的行政化其实愈演愈烈,有真才实学的教授,越来越难以发挥聪明才智,而一些拥有权力和地位的大腕则把持了大学讲座的讲坛。大学校长的行政评级,已将他们矮化为政府教育部门的附庸。教育学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说,西方国家的大学都是尽其所能地与政府部门保持距离,中国大学却是拼命去讨好教育行政部门。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看来,现在至少应把大学体制恢复到解放初的情况,那时大学管理者没有什么行政级别,像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的校长,社会地位都要高于部级干部。
笔者认为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效法西方,通过招聘和遴选产生大学校长,而不应经政府任命,从而使高校摆脱行政系统的操纵。同时,应该将大学还原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摆脱外部控制,使大学教师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在这个方面,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有的主张教授治学、校长治校,但总体上都主张让大学回归它的学术本原,成为一方独立超脱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