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用雕塑凝固一段不可忘却的记忆
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3天里,祭奠人数突破10万人次。馆前广场,一位悲怆“母亲”的雕 塑前,摆满了一束束鲜花,寄托着人们的哀思。这座高达11.5米的主题雕塑《家破人亡》,是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吴为山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馆精心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
纪念馆2007年扩建时,吴为山分别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为主题创作了四组大型雕像,丰富而又强烈地揭示了受 害者的痛苦、挣扎、不屈、奋起,让所有人为之震撼。昨天,吴为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组群雕融他的个人情感、民族情感和人类普遍情感于一体,再现了 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不可忘却的记忆。他曾在题记中写道:“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 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如今,这个被雕塑界称为“时代的标示性作品”屹立在馆前广场,给人们以警示与启发。而当初,关于这组群雕如何创作,曾争议不断。有不少意见认为 应以尸横遍野、血染成河表现屠杀的惨烈。但吴为山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纪念馆地处喧闹街区,世俗生活情感与惨痛历史悲剧之间需要过渡。叙事性、史诗般群 雕组合就能产生这样的情感交响。它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灾难描述,以普遍人性为切入点,从灵魂深处作深刻表现。
在他看来,只有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历史,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因此,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祈望和平成为整个作品的表现核心。
对参观者而言,纪念馆内有太多的历史值得铭记。但《家破人亡》的“母亲”,却几乎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作品中所塑造的母亲,悲痛之极,无力地手托着蒙难的儿子麻木地向着苍天呼号。整体雕塑似大写的“人”,嶙峋而沧桑的身躯在视觉和心灵上都给人强烈的震撼。
创作之初,吴为山曾访问过一些大屠杀幸存者。看着这些八九十岁的老人至今噩梦未醒,他难以平静。这段经历,直接促成了《逃难》群雕的创作。“我 将10组21个人物置于水中,与行人及建筑若即若离,营造时空的对话。”他说,“试想,纪念馆的大门就是中华门,如果每个进馆内的人,相遇了这批由城内而 逃出的亡灵,将是一种怎样的心灵震撼。”
和前两组雕塑的具象呈现相比,《冤魂呐喊》则显得比较抽象。左侧三角形直指苍穹,塑造了一呐喊的冤魂。右侧表现的是平民生灵被屠戮的场面。它拔 地而起,斜插云霄,寓意将人间的苦难诉渚于上苍。雕塑以劈开的山形寓意破碎的祖国河山,其豁口便自然成了纪念馆的门道。这道压抑狭窄的“逃难之门”为参观 者与“逃难者”塑造了同一情感通道。
吴为山说,这三组雕塑,为纪念馆拉开了历史悲剧的序幕。让参观者在进馆前已受到净化。进馆后,他们每见一根白骨、一件血衣都会产生无限的悲情和 联想。走出纪念馆,便是和平公园。一片绿洲中,长140米、高8米的“胜利之墙”给人以焕然天地之感。他说,“胜利之墙”的主题与和平公园的主题相辅相 成,为一部悲烈、沉郁的史诗结尾处,找到了舒展而光明的警句。
整个组雕,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对于这样的设计,吴为山诠释说,我们是以和平祈望而塑魂的,是为纪念我同胞而塑魂的。潜台词是: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