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佛拳 岭南名拳
蔡李佛拳
说起蔡李佛拳,很多广东人都会觉得耳熟,但恐怕很多人都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毕竟与关于咏春之类的影视作品遍地开花相比,介绍蔡李佛拳的影视作品少得可怜。事实上,名字有些怪异的蔡李佛拳至今仍是广东省唯一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项目,它不仅曾与我们所熟悉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这些近代大事息息相关,甚至还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部分。蔡李佛有很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这与其他门派有很大区别。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会长兼总教练陈忠杰说。
诞生集三家之长自成一格了解蔡李佛拳,必须先从它略显怪异的名字开始。这个名字来源于创始人陈享的三位师父:独杖和尚之徒陈远护、至善大师门徒李友山、少林还俗和尚蔡福。由于蔡福手法最好,而且在三家之中辈分最高,所以蔡字排在前头;又因陈远护善用掌法的拳术是向独杖和尚学来的,故以佛作代表。而蔡李佛拳的出世,则源于一个契机。陈享的家乡京梅村地处广东新会崖西镇,紧靠珠三角最大的山脉古兜山,水路又是珠江的八大出口之一,清朝末年土匪盛行。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新会县县令推出了攻匪保良策,即各乡村的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己组织看更队,由年轻人轮流看更抵御土匪,维持村里的治安。清政府此前是禁止民间组织习武的,但由于新会推行攻匪保良策,乡村成立了很多武馆,很多人学功夫。当时学成下山的陈享在会城已经开了两年的医馆,京梅村的人知道他功夫了得,就请他回去教功夫。后来,大家发现他教的功夫跟当时广东流行的洪、刘、蔡、李、莫五大拳派风格完全不一样,于是就问他这是什么拳?原来,这是他跟三位师父学完之后集三家之长编成的拳谱。为了纪念三位师父,陈享就将其命名为蔡李佛拳。陈忠杰告诉记者,直到1836年陈享回乡授徒,这套拳法才有了正式的名字,自从蔡李佛拳诞生和传播开来之后,土匪绝对不敢进我们京梅村了。陈忠杰说。传播连锁式武馆开创先河陈享开馆授徒后不久,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抵达后巡视海防。林则徐觉得新会的攻匪保良策比较好,于是上奏朝廷,希望推广到整个湖广地区。由于陈享是搞群防群治的人中比较出色的,所以林则徐的幕僚就把陈享请到了广州,协助林则徐训练水勇。陈忠杰说,水勇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属于民兵。蔡李佛拳大概在1839年已经传到广州了。以武强族广开武馆授徒鸦片战争失利,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失意的陈享带着100多个弟子重新回到了新会。与有志之士一道,陈享开始思考救国之策,得出的结论是要以武强族:用功夫强身健体,抵抗外来的侵略。经过两年的精心策划,陈享派出100多个弟子,不足两个月就在多地开设了44间武馆。当时,蔡李佛拳成为了岭南一带最流行的拳术。新会26个乡村都有武馆,还有开平、台山、恩平、南海、广州蔡李佛人几乎遍布整个岭南地区。陈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