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深处的北京风情
天刚放亮,出门晨练的李大妈便在胡同口遇到了前来观光的头拨儿客人:“来得这么早,店铺都还没开门呢!”客人倒是不在乎,已经兴致勃勃地端起了照相机:“特地早点儿赶过来的,再晚人就该多了。”一听就是常来的熟客。
果不其然,等到九点钟,大大小小的店铺陆续开门营业的时候,狭长的胡同里已经满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了。再瞧方才那几位,正惬意地坐在咖啡馆靠窗的座位上,一边品味着刚端上来的咖啡,一边享受着这美好的秋日早晨。
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南锣鼓巷就是这么一条北京城里再普通不过的胡同,在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眼中,这里的魅力却是不尽相同的。
有的人独爱这里青砖灰瓦的古都风貌,延绵了七百多年的沧桑韵味;有的人热衷商品琳琅满目的新潮店铺,还有被古树荫庇着的酒吧小馆。前清当铺的遗址,老副食店的门脸,混搭着五花八门的新奇玩意儿,有点儿另类,却很时尚。
而对于世世代代居住在附近四合院里的老街坊们来说,南锣鼓巷的意义就是挂在房檐下的那红底白字的门牌号,是每天都离不开的柴米油盐,是孩子们刻在门框上的成长印记,是大伙儿彼此寒暄时那口亲切的京腔。
京城各路文艺青年们,大都见证了南锣鼓巷这几年的变化:
十年前,这里是戏剧爱好者的出没地,附近的中戏实验剧场、北兵马司剧场和后来的蓬蒿剧场,几乎每晚都在演绎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寂静的夜晚,尚在营业的小酒馆里,说不定就有哪个未来的明星在昏黄的灯下畅谈着艺术梦想。
五年前,这里是“小资们”的新乐园,一间间咖啡馆和酒吧悄悄地在临街的老宅院里开了张,夜夜有人弹着吉他,吟唱蓝调或民谣,还有那些记不得名字的店铺,兜售着日本的卡通玩偶、欧美的时尚饰品,不乏一些“山寨货”。
这几年,胡同里的店铺渐渐易主,墙上挂着的衣服,变成写有时髦词汇的T恤衫,柜台里码放的山寨帆布鞋,替换成了五颜六色的时尚敞口布鞋,姑娘们头戴着新买的熊猫帽或雷锋帽,骄傲地从门前经过……
热衷创意时尚的新新人类们,把古老的南锣鼓巷亲切地称作“南锣”。
是的,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在这条胡同里无处不在:老式电视机的外壳,挂在墙上便成了招牌;其貌不扬的烤翅店,挂出一副文字颠倒的对联,竟然也能引人关注;没开张的店面橱窗上,一张“我是出来偷菜的”标签,令人忍俊不禁。
至于那些叫卖创意和手艺的店主,更是成了胡同里的明星。
创办了“创可贴8”的英国人江森海,早已在电视上混个脸儿熟;华裔青年Ed和Michel自创的品牌“NLGX”(南锣鼓巷拼音首字母),分店开进了T3航站楼;还有田氏父子的文宇奶酪店,小店门前排起的长队,能把胡同挤得水泄不通。
坐在老宅屋顶上的咖啡馆,忽然之间视野豁然开朗,街上的喧嚣便被隔绝在脑海之外。点上一壶香茗,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翻开一册图书,不知是谁家的花猫正安逸地卧在沙发上假寐。抬头眺望,两枚风筝飘荡在遥远的高空,侧耳倾听,隐约有一阵鸽哨声掠过。不经意间,西斜的日光穿过枝叶茂密的树梢,暖暖地洒在身上。
关于南锣鼓巷的美好印象,就在这秋天的斜阳里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