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法变迁
中国古代历法是一门很专门的学问,不仅是古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涉及、影响到数学、医药、易数、物理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文化的基础。
西汉以前,我国使用的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登封第一》有:“炎国丧宝,黄历开睿,祖武类帝,宗文配天”,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至唐后,历书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且只许官方印历发行,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
西汉之前的历法形态各异,如每年的开端不同:夏历建寅,即以阴历一月为岁首,因一月为寅,故称正月建寅;殷历建丑,即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建子,即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颛顼历为基础,以阴历十月为岁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历相同,因为夏历的设置比较符合农事季节。
阅读古籍时就要注意所使用月份的不同。例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十七年”这一节里,有两段记载;“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每年只有一个十月和一个七月,七月里死,十月怎能出游?这也是历法不同的缘故。按秦历来,夏历十月是秦历正月,夏历七月是秦历十月,秦始皇在这一年里,正月出游,十月崩驾,在外总共9个月的时间,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而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年,一年12个月,365或366日。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岁三百六十六日”;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即阴历年,一年12或13个月(有闰月的话),354或384日。
纪年:干支纪年是古代纪年的基本、通用方式。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现在采用的公历纪年,即格里高利历法,也叫基督纪元,把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的那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元年。如果当初我们的汉武帝有点侵略扩张征服世界的心思的话,那么今年也许就称作“建元2146年”了。
纪月: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等,岁首的月份叫正月。每个月也有些个绰号,如现下阴历五月,也称为皋月,天中,仲夏等。古人又有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份相配: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依此类推。另外,每个月也都配有一个天干,但这个不像月的地支是固顶的,而是根据当年的天干来推算得到。
纪日:与纪月法基本相同。除了以数字纪日外,古人用干支纪日。每日的干支由年、月的干支推算得到。另外,每月的有些日子也有特殊称谓,多半由月相而来,如第一日叫朔(月生之意),最后一日叫晦(月尽),初三叫朏(新月初现),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满月),《前赤壁赋》里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既望就是满月后的日子。
纪时:古人把一日分为十二时辰,从夜半起依次称为子时、丑时,……,亥时,每个时辰也都配有天干(由日的天干而定)。子时大约相当于今23点到1点,亥时相当21点到23点。为了计时方便,一日又分为100刻(到清代改为96刻制),每刻15分,每分60秒。每个时辰也有个别称,子时为夜半,其他分别为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另外,古人将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为一个时辰。初更(一更)相当于戌时(19-21点),二更相当于亥时,三更相当于子时,四更相当於丑时,五更相当于寅时。这下你明白了“三更半夜”的来由了吧。有些城市如今尚保留着更鼓楼,每夜或有更夫敲鼓报更,也算是种怀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