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命名的小行星有哪些(按命名时间排序)
近日国家天文台宣布了一颗以华中科技大学命名的小行星,这也将是华中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的一份大理,那么还有哪些小行星是以高校的校名命名的呢,小编为大家进行了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大学星
1998年5月4日,为纪念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北京大学星成为第一颗以中国大学命名的小行星,编号为7072。
北师大星
2000年10月14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提名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国际编号8050的小行星正式被命名为“北师大星”。成为继“北京大学”星之后,第二颗以学校名称命名的小行星。
南京大学星
2002年5月16日,为了表彰南京大学建校100年来为中国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国际编号为390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南京大学星”。
山东大学星
2004年10月17日,国家天文台在济南宣读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关于“山东大学星”的命名公报。“山东大学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在1997年10月15日发现的。因为这颗星被发现的日子,恰好是山东大学建校96周年校庆日,国家天文台决定将它命名为“山东大学星”。
中国科大星
2007年4月2日,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于发布第59386号《小行星通报》,正式通知国际社会,第19298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中国科大星”。
哈工大星
2010年3月30日,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工程建设中所做的突出贡献,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6月7日发现的小行星1996LN命名“哈工大星”,其国际永久编号为第55838号。
清华大学星
2011年4月,为纪念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以“清华大学”命名了一颗小行星。这颗行星的永久编号为16982号。它是1999年1月10日,由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兴隆观测站发现的。
中大星(中山大学)
2011年11月12日,宣布批准241113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大星”。这颗小行星是叶泉志在2007年7月21日发现的,永久编号为241113。
北航星
2012年10月25日,国家天文台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永久编号为09830的小行星命名为“北航星”,以肯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60年以来为世界航空航天事业所作的贡献。
“北航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上,公转周期四年半,直径非常小,在1公里至10公里间,视星等只有17等左右,肉眼无法直接观测。这颗小行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5年10月25日发现的。
浙江大学星
2012年8月31日,永久编号为236743 ,由浙江大学建筑 工程学院郑存怀校友提议命名,该星由天文学家叶泉志先生于2007年5月7日在台湾鹿林发现,与浙大110周年校庆仅相差十几天 。
天津大学星
2018年7月,编号为891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天津大学星(Tianjindaxue)”。官方公告显示,这颗小行星是北京施密特小行星研究计划于1996年3月9日在兴隆观测时发现的,其位于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中。
央美星
2018年7月11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110635号向国际社会宣布,永久编号第118418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央美星”。
“国科大星”
2018年10月14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建校40周年纪念日,国际永久编号第 189018 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国科大星”。“国科大星”是一颗亮度15.2星等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绕日运行周期为5.33年。
三峡大学星
2021年9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0月1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6319号的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委员会(CSBN)批准,正式命名为“三峡大学星”(英文名:San Xia),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于2021年9月在《小天体命名公报》中正式发布。“三峡大学星”周期为4.23年,轨道半长轴为2.6倍日地距离,轨道倾角15.9度。
南师大星
2021年9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119岁生日,这颗命名为216446号,处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师大星”。
华中科技大学星
2022年3月21日,国家天文台宣布,将永久编号52487号小行星命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星”(52487 = 1995 XO2)。这颗小行星是1995年12月6日由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观测发现的(1995 XO2),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轨道周期3.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