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是谁
胤禛
康熙的儿子四阿哥胤禛继承了皇位,胤禛并不是朝野看好的人选,他曾在江南“煽动”灾民闹事,在城隍为摆鸿门宴,软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 胤禛的皇位是康熙传授的,康熙选择了胤禛为雍正皇帝,在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公元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开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
雍正帝胤禛简介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2] 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88-89] 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90]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91] 、“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