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克是多少斤
6.2斤
斤也作觔,是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市制一斤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500克等于1.1023磅。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大概各地的习惯不一样,正同古代亚述人所用的单位锡克尔和米纳一样.锡克尔有两种标准,一重十七公分,一重十八公分。后来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采用这单位,又有各种不同的标准,五十锡克尔等于一米纳,六十米纳等于一塔兰顿。这种衡制由巴比伦传到希腊,但希腊各地的塔兰顿又不同。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重量
重量是物体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重量和质量不同,单位是牛顿。它是一种物体的基本属性。在地球引力下,质量为1公斤的物质的重量为9.8牛顿。
术语现状
重量这一概念的多重意义,给教学、科研以及国际交往,带来不便,由于质量、万有引力、重力(物体作用在支持物上的力,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义和称呼。直接利用这些概念足以很好地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重量概念已无实际意义。因此,国际计量大会建议在科学用语中,取消重量概念。考虑到日常生活中,重量实质上是质量的事实,决定把日常生活中的重量看作是质量的同义词或惯用语。
中国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明确规定基本物理量中只有质量,没有重量,并且慎重地注明:“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同一物体,用测力计测出的是物体的重量,用天平测出的是物体的质量,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下,两者测量的结果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质量和重量是不加以区别的。
譬如,人们到市场上去买蔬菜、或买肉买鱼,总是说买多少斤或多少公斤,实质上是指的质量,习惯上就认为是重量。在1984年1月20日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附注7中也说: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但是,质量和重量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个物理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重量是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为了避免质量和重量的混淆,所以,在现在教科书中不再使用“重量”一词,可能这是原因之一。
1984年6月9日,国际计量局在180号文件中要求从1986年1月1日起大中小学教材一律按国务院命令,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这一概念也应当从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