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永远铭记马海德有几个子女
一个
周幼马,1943出生于延安,1991年入党,马海德基金会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马海德之子。延安时期,父亲马海德是毛泽东的保健大夫。
马海德(阿拉伯语:جورجشفيقحاتم;英语:Shafick George Hatem,1910年9月26日—1988年10月3日),原名沙菲克·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阿拉伯裔中国人,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1933年取得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为了考察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于1933年来到上海。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并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成果。于1988年10月3日在北京病逝。
马海德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顾问,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成就贡献
从远渡重洋来中国,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再到成为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一生的多次选择,生动诠释了一个人如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奉献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扎根中国的55年岁月里,马海德选择坚守和奉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其一生写照。
从1938年开始,马海德接待了许多外国医疗队和外国友人,包括:白求恩率领的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印度援华医疗队、德国医生汉斯米勒、苏联的A 阿洛夫以及许多外国记者、专家、外交官和军人。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利用出访和接待工作的机会,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新中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做出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他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中国性病、皮肤病和麻风病防治与研究工作1954年-1964年期间,马海德带领医疗团队在边远牧区对牧民进行检查和复查,并最终取得中国范围内基本消灭性病的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马海德积极推动中外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对外宣传中国在消灭性病、麻风病方面的经验和成就,提高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从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治疗麻风的新技术并广泛争取国际支援,曾抱病出访十几个国家,为中国争取了价值上千万美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交通工具等援助,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和世界麻风防治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