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是几品
八品
县丞是八品官员。
县丞,汉语词语,拼音是xiàn chéng,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于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
出处:
1、《汉书·景帝纪》:“县丞,长吏也。”
2、清朝袁于令《西楼记·群嘬》:“我是钱县丞。领带巡兵十数名。”
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姓袁的知县,从前还做过上海县丞的。”
4、王家棫《世家》:“他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四老爷,是同治初年的拔贡,后来当了一任浙江富阳县的县丞。”
县令
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了两千年的历史当中,中国就被划分出了县级城市,作为县官,肯定要管理的就是自己区域大大小小的事情,在中国宋朝的时候则是因为中央集权,从而让县官变得非常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收取赋税,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朝廷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县丞与县令的区别
1、级别不同
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是主管一县事务的一把手。 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书记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一,一县的二把手。
2、职责不同
县丞是县令的副手,主要职权是管理文书,仓库,少数时期里,能管理地方财政和治安。还有一个职权是县令不能处理政事时,他可以代替县令暂时管理地方。可以看做事县里的二号人物。县令是一县之长,管理地方的财政和治安。
3、升职不同
县丞任满后如考绩优异予以升任的话,可以升为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京府经历、知县、布政司理问、按察司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和州判。
县令任满后,可向通判、签判、知州、干办公事、监司、在京职事官等各种差遣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