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离子方程式

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离子方程式

5H<sub>2</sub>C<sub>2</sub>O<sub>4</sub>+2MnO<sub>4</sub><sup>-</sup>+6H<sup>+</sup>=2Mn<sub>2</sub><sup>+</sup>+10CO<sub>2</sub>↑+8H<sub>2</sub>O

草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锰离子和水; 草酸即乙二酸,是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之一;一般是无色透明结晶,对人体有害。高锰酸钾是紫红色晶体,强氧化剂,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

相关推荐

  • 硝酸银化学式

    硝酸银化学式

    硝酸银,,酸性,片状,呈弱,透明,溶于,化学式,无色,晶体,晶系,是一种,AgNO3硝酸银是一种无色晶体,化学式为AgNO3,无色透明斜方晶系片状晶体,易溶于水,溶于乙醚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几乎不溶于浓硝酸,水溶液呈弱酸性。...

  • 硝酸化学式

    硝酸化学式

    硝酸,,透明液体,性刺激,气味,化性,强酸,无机,化学式,盐类,是一种,腐蚀性,HNO3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硝酸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 尿酸化学式

    尿酸化学式

    尿酸,,嘌呤,爬行,呈弱,酸性,嘌呤代谢,三氧,随尿,排出,化学式,产物,C5H4N4O3尿酸的化学式为C5H4N4O3,微溶于水,易形成晶体。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为三氧基嘌呤,其醇式呈弱酸性。尿酸是鸟类和爬行类的主要代谢产物,各种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随尿排出。...

  • 油的密度比水小吗

    油的密度比水小吗

    油,密度,,密度,温度,常见,透明度,物理意义,单位,温计,做体,芝麻油,葵花子油,油的密度比水小将油倒入水中,可以看到油会浮在水的上面,这是因为油的密度要比水小。常见液体物质密度有植物油为0.9、酒精为0.8、煤油为0.8。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食用油,简称食油,指的是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植物油脂,常温...

  • 液碱是危险品吗

    液碱是危险品吗

    液碱,危险品,,片状,液经,中和,透明液体,用于,盐水,呈白,预热,碱有,冷却,是烧碱属一级无机碱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5001。液碱用槽车或贮槽装运;工业固碱用铁桶或其他密闭容器包装,每桶净重200kg,片碱25 kg。包装上有:“腐蚀性物品”标志。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失火时可用水、黄砂及各种灭火器扑救。烧碱有极强腐蚀性,皮肤触及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严重时送医院治疗。主要性质纯品为无色透明...

  • 硅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硅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硅,,溶于,同素异形体,砂砾,氢氟酸,两种,条件下,方程式,晶体,岩石,尘土,Si+2NaOH+H2O=Na2SiO3+2H2↑在无水条件下,Si与NaOH反应放出H2;硅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氢氟酸和碱液;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硅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

  • 1-溴丁烷反应成1,3-丁二烯化学方程式

    1-溴丁烷反应成1,3-丁二烯化学方程式

    1-溴丁烷,,用于,烷化剂,透明液体,四氯化碳,丁二,溶于,丁烷,稀有元素,化学方程式,有机化合物,CH3CH2CH2CH2Br+NaOH(醇)CH3CH2CH=CH2+H2O+NaBr溴正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微溶于四氯化碳,溶于氯仿,混...

  •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铝,,气泡,两性,增多,现象,溶于,强碱,氢氧化,氢气,也能,方程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铝和氢氧化纳反应现象并不明显,开始有少量气泡产生,后来气泡逐渐增多,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铝是活泼金属,是两性的,极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

  • 太阳是由什么组成的

    太阳是由什么组成的

    太阳,组成,,元素,胚胎,别大,结构,运输,发现,气中,内核,透明,状态,氢气太阳主要是由氢气组成的(虽然含有气体杂质但是可以少到忽略不计)。在大量氢气产生的引力挤压下,太阳内核很小的一部分区域(比月球还小)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太阳内核每秒将6亿多吨氢元素聚变成氦元素,其中损失约0.7%的质量,这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了能量(热量)释放出来,因此太阳可以给它周围带来温暖。氢气 (H₂) 最早与16世纪初被人工合成,当时使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置于强酸中...

  • 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氯化铝,,现象,续滴,且会,氯化铝,化合物,白色,熔点,氧化铝,方程式,沸点,少量NaOH:AlCl3+3NaOH=Al(OH)3↓+3NaCl向氯化铝中滴加氢氧化铝,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产生,若继续滴加,白色沉淀消失。氯化铝是氯和铝的化合物,氯化铝熔点、沸点都很低,且会升华,为有离子性的共价化合物。...

  • 铝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铝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铝,,气泡,速率,热量,化学方程式,越多,刚开始,较少,就越,浓度,变慢,2Al+6HCl=2AlCl3+3H2↑铝与盐酸反应刚开始时铝条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所以气泡较少,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的热量越来越多,产生的气泡也就越来越多;后来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所以产生气泡速率变慢,气泡越来越少,最后盐酸耗尽。...

  • 氧化铝和盐酸反应方程式

    氧化铝和盐酸反应方程式

    氧化铝,,气泡,电离,用于,氧化铝,化学式,是一种,熔点,方程式,沸点,并有,Al2O3+6HCl=2AlCl3+3H2O氧化铝与盐酸反应,铝片会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熔点为2054℃,沸点为2980℃,在高温下可电离的离子晶体,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