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的速度标准是多少
5-8km/h
一般慢跑的速度标准是5-8km/h,但并不是说慢跑一定要达到这个速度才有益。由于人体存在性别、身高、体重等差异,所以具体标准时速与实际情况有关,不必强求达到5-8km/h。根据自身状况,时长和速度以主观不会感到不适为宜,个体注意循序渐进增加慢跑量,以免引起运动伤害。
在慢跑前也应做充足的运动准备。首先在慢跑前要避免大量进食,以免跑步的颠簸引起胃肠道不适。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提供舒适度,才能跑得更远。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进行慢跑及适合的运动量。
在慢跑时要掌握呼吸、摆臂的节奏,此时应以腹部深呼吸方式为主。且无论是慢跑还是其他有氧运动,通常在适当锻炼并长期坚持的情况下才会发挥良好效果。
如果慢跑量较大,不建议停止后立即大量饮水,也不宜原地休息不动。如果出汗较多要避免着凉,也不要立即洗澡,以免心脑血管扩张进而出现供血不足表现。如果慢跑后出现不适感觉,且经休息后无法缓解。
慢跑运动节奏
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缓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亦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慢跑时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慢跑的运动量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步增加。
慢跑运动时间
慢跑的时间取决于慢跑者的训练程度。对于初学者或是中断体育运动较长时间的人来说,一开始每次运动最好不要超过10到15分钟,中间可以有一个慢走的过程。慢跑时间可以在一个月内逐步提升到20分钟。慢跑运动的关键在于坚持,平均一周需要3次训练。如果一直坚持下去,4到5年之后可以参加马拉松。
大多数慢跑者习惯于在早晨训练,因为跑步后身体所分泌的脑内啡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让一天都有好心情。但是根据专家的建议,一天中跑步的最佳时间在17点到18点之间,因为一天中这个时段人的体温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