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什么意思
学科教学知识
PCK是指学科教学知识。从师范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来看,70年代以前比较强调教师的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70年代之后,开始注重教师的教育学科知识,尤其是一般教学知识。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又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CK)对提高教学成效和促进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促进有效教学,培养高素养的师资,对PCK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舒尔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概念,这一概念现已广泛运用于教师教育领域,而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至今在国内外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方向。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由三个维度组成: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一般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和课程知识(curricularknowledge)。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应当是教师个体所特有的,是学科内容和教学知识的整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舒尔曼之后有很多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虽然进行了修订和延伸,但他们皆有如下共识,即学科教学知识所强调的两个方面
(1)教师要注重把学科内容知识以适当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2)教师要熟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表明,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PCK的核心内涵需要进一步辨析
面对以往“迷失的范式”(Missing Paradigm)所代表的割裂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情形,Shulman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位为由学科知识衍生而出、并包含在学科知识中的一种属于教学的知识:它属于学科知识中的一种形式(form),是一种最适于可教性的学科知识(the aspects of content most germane to its teachability)。由此,他企图在师资检证制度中重新重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此后,围绕着PCK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包括国内学者的引进和验证;这些研究涵盖了PCK的内涵、特征、结构、形成过程、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体现等内容。其中呈现出的多种观点、包括Schulman本人的不同观点表明:PCK的存在及其价值虽已有共识,但其在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具体定位尚在探索之中。现在看来,具有返璞归真意义的是:透过诸多学者的各种定义,PCK最初被提出时的内涵,似已成为许多人在审视更多复杂观点后认同的简单情形;这就是:PCK的定位正在于“学科知识”与“一般教育知识”之间的交叉之处,而其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
这一看似简单、却抓住核心的认识,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利用纷繁的研究成果而不失去方向。不过,即便如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形依然复杂。有学者指出:PCK形态不定的特征(the amorphic nature of PCK),导致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例如用它作为教师发展的一个参照系)时遭遇到诸多困难,甚至将其称为一个具有迷惑性、难以琢磨但同时又富有魅力的概念。因此,在上述触及核心的认识之上,仍有必要继续辨析这一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