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名言
荀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是荀子说的。
原文见《荀子 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其中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译文
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的主要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相关故事
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则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史籍记载
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 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相处日久,时常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 所以齐国人称颂他们说:"高谈阔论的是邹衍,精雕细刻的是邹奭,智多善辩,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 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此时荀卿是年最长,资历深的宗师。 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 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在秦朝任丞相。 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通晓常理正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求神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再加上庄周等人狡猾多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编次著述了几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当时赵国也有个公孙龙,他曾以"离坚白"之说,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展开论辩,此外还有剧子的著述;魏国曾有李悝,他提出了鼓励耕作以尽地力的主张;楚国曾有尸子、长卢,齐国东阿还有一位吁子。 自孟子到吁子,世上多流传着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详叙这些著作的内容了。
墨翟,是宋国的大夫,擅长守卫和防御的战术,竭力提倡节省费用。有人说他与孔子同时,也有人说他在孔子之后。
《风俗通义·穷通》记载:"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在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盐铁论·论儒》谈到齐闵王骄傲自大,"诸儒谏不从,各分散。"这时,荀卿向齐相进说:"处胜人之势,会胜人之道",指出:当今巨楚在我前面牵系着,大燕在我后边威逼着,劲魏在我右边钩取着,……一国策谋,三国必然乘机进犯,这样,齐国必然导致四分五裂,国家将有灭亡的危险。(《荀子·强国》,下引本书,只注篇名)意见未被采纳,孙卿去楚国。在齐襄王在位时(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齐国,"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范雎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齐人有人谗言荀子,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任为兰陵县令。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兰陵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县(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