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下一句怎么说
鬓影星星知否
下一句为:鬓影星星知否。出自宋代吴潜所作的《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原文
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知否。知否。且尽一杯春酒。
释义
折枝杨柳枝插入土,等待新柳长成。又到了一年清明时间了。时间过得真快,你可知道我的两鬓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白发。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算了,还是喝一杯春天的酒水吧,莫要多生伤感了。
岁月不饶
岁月不饶人的意思是,岁月不会因为你的主观愿望而放过你,每个人都会衰老的,青春的容颜终将会消逝,不管你愿不愿意,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形容对容颜老去的无奈。
当人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体力大不如前,白发暗生,皱纹渐起的时候,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现代也有人多人用来表示昔日容颜已逝。
作者介绍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后期名臣,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
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下毒害死,年六十八。德祐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次年追赠少师。
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
吴潜向来爱惜人才,注重官员的任用。在选拔人才方面,首先,重视人才的平时储备。在重地要区预蓄人才,以备患事“无仓卒乏才之叹,亦无缓慢不及事之忧”。其次,注重对人才的广泛搜取,不限地域,至公四达。不拘荆、淮、湖、广,不止闽、浙、江左,使一方各有所进之士。第三,主张任人唯贤。人才是各行各业的,国家设官分职,以待贤能。吴潜认为,“大者道德器识,其次明察惠和,其次方略果敢;小者刑狱钱谷,岂可专取文艺之人?”应“备百官,济万事”,各有所长,各取所需,以益于公家。在科举取士鲜得实学的情况下,吴潜认为既然如此,不如实行类似乡举里选的方法,令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得从下级属吏、读书讲义之人当中选拔人才,不要仅局限于一个人的笔墨文章。他对当时的人才状况有清醒的认识,表示了不拘一格用人的思想。吴潜为右相时曾引用高斯得,他们既非腹心之交,也非金石之友,只因听说高斯得为浙东刑狱使时敢于弹劾嫡亲党而心生敬佩。这与贾似道任人唯亲的做法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