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祭敖包的传说简介

祭敖包的传说简介

  祭敖包简介

  敖包,蒙古语“堆子”之意,即在草原的高山上堆积石头为台,重叠作圆锥体。敖包上竖旗杆悬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祭敖包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有的在七、八月份,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唱歌和跳舞等文体活动。[1]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

  祭敖包祭敖包: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亦作“鄂博” ,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特别加以崇拜。由于天地神没有偶像,人们就堆敖包以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人们的崇拜物。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祭敖包的时间不固定。蒙古贞地区多在农历七月十三日。祭祀时,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旗上写经文。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为牛、羊是天地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笼一堆火,将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块投入其中,人们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们以最心爱的玉器当供品祭祀。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对天地的虔诚,祈求天地给人们以平安和幸福。

  祭敖包的规模、形式多种多样。旗有旗敖包,村有村敖包。祭祀时,不论官吏还是平民一同进行礼仪活动。先请喇嘛烧香点火、诵经说文,大家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并叩拜。礼仪结束后,举行欢宴。在高兴之余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和歌舞等盛大的那达慕活动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等,汉语的意思为“堆子”。 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过去内蒙古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

  最初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农历五月中旬至七八月举行。

  祭敖包起源传说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

  祭敖包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就是“长生天”,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 《元史》卷 72有关于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他们还崇拜山岳,崇拜河流,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灵掌管着。蒙古人因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这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这个别的圣地就是所说的敖包。所以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种神灵,是个综合概念。

  这种圣地是各氏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所建,它起源于氏族社会。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这片天地这方山水的意义,因而是祖籍的一种表征。蒙古语中姓氏一词,就是由敖包一词演绎来的。内蒙乌审旗的哈德亨、艾古尔斤、赫赖德、察哈尔等以氏族为单位供奉的敖包,就是乌审旗的十三个氏族的名义供奉的,因此敖包是氏族的标志,是旗徽的变形。

  关于敖包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天地相连,方向不好辨别,道路难以确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敖包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

  祭敖包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灵,尔后又包括祖先的神灵。总之敖包成为神灵所栖之场所。敖包成为某一氏族,某一苏木、某一区域的保护神。方观承《从军杂记》云:“峰岭高处,积乱石成冢,名鄂博,谓神所栖……”纪昀《乌鲁木齐杂记》云:“鄂博者,累碎石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关于祭敖包的由来,已无据可考。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们,过着游牧

  祭敖包狩猎的生活。人们丧葬一直是天葬,尸体放在全是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随着对自然和动物的进一步了解。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礼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如此沿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形式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会” 。

相关推荐

  • 诗词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指

    诗词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指

    蚂蚁庄园,,三周,去日,高山,鹿群,什么时候,喝酒,显示,星光,第一,阳光,美酒杜康,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国君,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出自东汉曹操的《短歌行二首》。意思:只有酒才能解除我心头的忧愁。《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第一首诗...

  • 成都地形特点是怎样的

    成都地形特点是怎样的

    成都地形特点,,成都市,高山,边缘,气候,矿产资源,海拔高度,成都,龙门山,邛崃,国务院,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

  • 还没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是什么歌

    还没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是什么歌

    歌曲,,发行,身上,草原,经走,可可托海,收回,雪山,万爱,学校,出口,《我是你的格桑花》“还没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是歌曲《我是你的格桑花》的歌词,《我是你的格桑花》是王琪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18年12月3日,收录于《我是你的格桑花》专辑中。王琪生长在东北,飘荡在新疆,王琪的歌声里充满了黑土地和戈壁滩的味道,浑厚悠扬、清澈高远,也正是这种味道塑造出他独特的民族风格;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保留了他在音乐上的纯真。我们能很轻易地从他的旋律里听...

  • 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一句是什么

    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一句是什么

    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一句,,反复,行宫,天长地久,特征性,长恨歌,本来,发衰,安后,高山,色暗,夜半无人私语时《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诗中最后几句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意思是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

  • 飞禽中的王者是

    飞禽中的王者是

    飞禽,王者,,地带,体型,雕是,高山,沙漠,活动,名字,水禽,海滨,机会,鹰飞禽中的王者——鹰。尽管动物园的鹰被限制在大铁笼里,但仍不失王者的风范。广义的鹰(hawk;eagle)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类鸟,尤指鹰属(Accipiter)的种类(真鹰,true hawk),包括苍鹰和雀鹰。广义的鹰(hawk;eagle)一词也常用来称呼鹰科的其他种鸟类(如鸢yuān、鵟kuáng和鹞yào),甚至用来称呼某些隼(sǔn)科鸟类(如...

  •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蚂蚁庄园,,茱萸,老人,适合,高山,青草,传统文化,秋季,活动,会越,重阳节,辞别青绿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辞别青绿。重阳节之所以称之为“辞青”,其实有告别青草的意思,秋季来临,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霜降的来临,植物的叶片开始变成金黄,而青草的绿色会越来越少,会随着每一次外出旅游,见到的青色会越来越少,所以把重阳外出旅游称之为“辞青”。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重阳节源于天象崇拜,是上古时代秋季丰收后祭祀演变而来的,是纪念...

  • 《画》属于什么诗

    《画》属于什么诗

    《画》,诗,,高山,自然景物,尚书,美的,信道,语言,做的,音乐,山水田园,节奏,山水诗王维的《画》是一首五言绝句山水诗。《画》为初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

  • 竹子的启示

    竹子的启示

    竹子,启示,,四君子,死亡,却显,发现,竹叶,立根,生命力,重叠,储备,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竹子给予人的启示为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人们都知道竹子,它四季常青,与梅花、兰花、菊花并称为"四君子"。那一棵棵竹子虽立根在破岩中,却青翠挺拔。它的叶片没有多大,却显出了勃勃的生机。也许没...

  •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之最,高原,,气候,海拔,高山,降水量,东南,气温,湿润,山南,日照,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3000-5000米。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

  • 滑雪时在雪地上安全行走的关键是什么

    滑雪时在雪地上安全行走的关键是什么

    滑雪,,北欧,高山,滑雪运动,项目,节奏,障碍,瑞典,挪威,骨折,手脚,手脚的协调配合滑雪时在雪地上安全行走的关键是手脚的协调配合。在雪地上行走的时候,步幅要小而且要保持固定步调,靠自身的步伐有节奏地走。如果胡乱加快速度,或者步伐太大,就会失去节奏,造成疲乏。安全滑雪的注意事项首先,想要停留休息的时候,需要停在滑雪道边上,而且要注意避开从上面滑下来的人,重新进入雪道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其次,滑雪的时候一定不要发生碰撞,因为碰撞很危险...

  • 潮汕的简介

    潮汕的简介

    潮汕,,潮汕,潮人,广东省,语言,中原,东南,作用,世界各地,东至,西至,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四市潮汕地区(Chaoshan area),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属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通行潮语、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包括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 四市。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潮汕四市在地缘、文化、民俗、语言上相近相亲,四市...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副山水画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副山水画是

    世界之最,山水画,,早期,中国,高山,于山,河流,作用,形态,山脚,布局,逛山,《游春图》《游春图》作者是展子虔,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约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2018年4月2日,《游春图》复制品在故宫武英殿举办的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上展出,展期为4月3日起至5月6日。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