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姓氏吗
是
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随着母亲的姓而改的。那时的上古八大姓中,姓“姬”、“姒”、“妫”、“姚”、“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从女字部的。
第一是姓氏,是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出自田姓。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消灭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曾经把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王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都迁徙到第一氏关中房陵(今湖北房县)一带定居。
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族大人众,故改变了原来的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到第八氏。首迁者往第一门,为第一氏。第一至第八等姓,后来都改为单姓"第",当代保留复姓的很少。
姓氏的由来
在传统中国,姓比名重要,它强调了归属感、认同感。中华姓氏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三皇五帝,中华子孙(包括兄弟民族)一般认为是我们共同的祖先和始祖。
姓氏在汉魏之前是分开的。姓是族号,表示的是血统,最早来自于部落图腾,一般是部落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所以动植物的姓比较普遍,比如华(古通“花”)。后来到母系社会,姓的女字偏旁多。
随着繁衍,人越来越多,出现支系迁走,迁走的支系要与原部落进行区分就出现了氏。古代平民无姓无氏,贵族女子有姓无氏,贵族男子有姓有氏。姓代表血缘,一般不会变化,用以别婚姻,所以女子有姓,同姓不能通婚。氏代表家族门第,随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可以别贵贱,所以贵族男子更多的称氏。汉魏以后姓氏合一,平民百姓也有了姓氏,才有了姓名之说,姓氏一样,则用名来区分。
比如我们学传统文化最熟知的孔老夫子,他的父亲叫叔梁纥,有没有跟我以前一样很困惑的,为什么不姓孔?其实叔梁纥,姓子,氏为孔,名纥,字叔梁,字+名是那个年代对人的尊称。
再比如我们熟知的秦始皇,姓嬴,其祖先造父被封赵城,所以为赵氏(封地并非氏的唯一来源,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普遍),秦始皇名政,所以按现代来说他的名字应该是赵政,而非嬴政。再比如项羽,姓芈,项国的后代,是项氏,名籍,字羽,所以叫项羽而非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