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最具代表性
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期间,全国共发生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到30万人以上,持续的时间达13个月之久。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起于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参加罢工海员6000余人,后来增至10万多人。经过56天的奋战,罢工取得胜利。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随后又掀起劳动立法运动。在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影响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劳动立法运动的推动下,全国的工人罢工斗争迅猛发展起来,并形成了北方区、武汉区、湖南区、上海区和广东区等重点罢工区。在北方罢工区发起了长辛店工人罢工、京奉路山海关铁厂工人罢工、京奉路唐山制造厂工人罢工、京绥路车务工人罢工、正太路工人罢工和开滦五矿大罢工;在武汉罢工区发动了汉阳钢铁厂工人罢工、粤汉路武长段工人罢工、汉口扬子机器厂工人罢工、汉口英美烟厂工人两次罢工、汉口洋花厂工人罢工;在湖南罢工区发动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长沙泥木工人罢工、水口山铅锌矿工人罢工;上海罢工区发动了日华纱厂工人两次罢工、长江海员同盟罢工;广东罢工区发动了盐业工人罢工和澳门华工总罢工等。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制造了二七惨案。从此,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各类的工人运动的起因并不简单,人们并不会无缘无故发起抗争,在发起抗争前必定是受到了极大的压迫,迫不得已站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由工人群众参加的,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和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争取政治权利的暴力运动。历史上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主要有国际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共产国际。在工人阶级政党创立之前的工人运动泛,泛指劳工为了得到雇主与政府较好的待遇(例如制定劳动法令)而组织起来的活动。这些组织通常称为工联。许多知识分子与政治群体也介入劳工运动。在历史上,劳工运动始于工业革命后的欧洲,起初受到政府的强力压制。现今习以为常的周休二日、最低工资、有给薪休假及工时缩短等权利,都是当时劳工运动者的诉求。随着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兴起,近年来工人运动也有走向国际串联的趋势。
所有这些初级的工人阶级运动,大多数都由工人自己来领导,这就是说,领导人是些自学的人,他们一般都对历史、经济和社会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很天真的看法。而这些问题本来是不经过全面慎重的科学研究就无法考察得清楚的。所以这些运动大体上是靠着十七、十八世纪的科学进步的边沿来发展的。反过来,那是最早的伟大的空想著作家--穆尔(十六世纪的英国大法官)、康帕内拉(十七世纪的意大利著作家)、欧文、傅立叶和圣西门(十八十十九世纪的著作家)--的努力,却是属于当时的科学进步的范围里面。这些著作家致力于集合他们那时代的一切科学知识来提出:(A)对社会不平等的尖刻批评,尤其是批评资产阶级社会特有的那种不平等(欧文、傅立叶、圣西门);(B)组织平等社会的计划,以共产制度为基础。由于他们在这两方面的工作,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现代社会主义的真正先驱者。可是他们的学说体系有下列的弱点:(A)他们所设想的社会是当作一种理想提出来的,打算靠人们的了解和善意一下子建造成功(由此产生空想社会主义这名词)。所以这理想社会同历史规律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没有关系,(B)他们之解释社会不平等在什么条件下出现,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消灭,是没有充分的科学性的,只根据次要的因素(暴力、道德、金钱、心理、无知等),而不是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出发,不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交互作用的问题出发。正是在这两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八四六年出版),尤其是在《共产党宣言》(一八四八年出版)里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决定性的进步。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人阶级的觉悟同科学理论在最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了。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不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得。这些思想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法国历史家梯叶里和基佐那样的资产阶级著作家已经有了。可是马克思用科学方法说明了阶级的起源,阶级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全部人类历史可以用阶级斗争来解释这个事实,尤其是说明了在什么物质条件和知识条件之下,社会阶级的划分可以让路给社会主义的、无阶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