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台风为什么要除名

台风为什么要除名

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被除名的台风大多是因为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但也有比较可爱的原因被除名的。中国香港的“Yanyan欣欣”,香港天文台以没有地方代表性为由要求将其退役。还有朝鲜命名的Sonamu清松,由于其发音近似海啸(Tsunami)造成马来西亚沿海民众恐慌,被除名。

1997年开始,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讨论决定统一台风命名规则,并在2000年起投入使用。台风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环循使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台风命名使用

台风的实际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即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比如说“云娜”。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相关推荐

  •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意义,,中国,证明,复杂性,经济,适合,理论,方法,长期性,第二,确保,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 篮球是中国发明的运动吗

    篮球是中国发明的运动吗

    篮球,运动,,运动,美国,活动,青年会,参与者,训练,精神,学校,变换,中国,不是篮球的起源地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发明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美国的大众体育开展较早,在独立战争之前,就流行了诸如竞走、跳跃、角力、足球等多项运动,1840年以后,棒球、网球、曲棍球等球类运动也得到了广泛开展,大众据此形成了坚实的运动基础,马萨诸塞州因其地理...

  • 世界第一大草原是哪个草原

    世界第一大草原是哪个草原

    草原,,草原,巴音布鲁克,欧亚,大草原,中国,蒙古,直达,海拔,连续,游起,呼伦贝尔大草原世界第一大草原是哪个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世界草原面积总多少地球表面有多大面积草地呢?据估算,全球草地总面积约为32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20%,比耕地面积约大一倍。但在各大洲的分布极不均衡。下表为1989年对世界各洲草地与耕地面积大小及相对比例的调查对照(单位:万公顷)。1、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

  • 中国什么时期发明的泥活字板

    中国什么时期发明的泥活字板

    中国,泥活字板,,中国,取下,发现,铁板,分类,方法,活字,标签,烘烤,木格,北宋泥活字是刻在一个个用粘土做的小方块上的单字,用火烧硬以后,成为陶字,陶字在印完一版以后,可以拆下来再使用,所以称为活字。泥活字是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发明的,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

  • 外蒙古被谁卖了?

    外蒙古被谁卖了?

    外蒙古,科普,,政府,中国,蒙古,长江,承诺,援助,铁路,驻华大使,人民解放军,南京,蒋介石外蒙古被蒋介石卖了。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一行人从北京出发,经过整整十天的长途跋涉,抵达莫斯科。这是毛泽东建国后第一次出访,此行除了给斯大林庆祝七十大寿外,还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重新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所以是重新签订条约,是因为在这之前还有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那是1945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跟苏联签订的。那个条约虽然名字叫“...

  • 众人种树树成林的下一句是什么

    众人种树树成林的下一句是什么

    众人种树树成林的下一句,,维护,精神,义务,中国,民族团结,结是,民众,切破,格局,繁荣,大家栽花花才香谚语就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简炼的古训、俗语,也是一种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多数谚语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众人种树树成林的下一句是大家栽花花才香。这是一句描写团结的谚语。团结是中...

  •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有哪些

    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四大,长沙,重建,岳麓,同文,睢阳,修复,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五代后晋时期,宋州虞城通儒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创办睢阳学舍。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书院得以发展。北...

  • 字典里的检字表是什么

    字典里的检字表是什么

    字典,检字表,,偏旁,设立,正文,规范,中国,查出,名称,意图,元素,对象,字典里的检字表就是用偏旁查字表,难检字就是没法用偏旁查的一类字。字典里的检字表就是用偏旁查字表,难检字就是没法用偏旁查的一类字。难检字表和取部规则,难检字表的设立与分不清部首的表述有同样的缺陷。没有归属之外,都在检字表正文中有自己的位置。难检字表的设立意图是好的。首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然后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就可以按照...

  • tp保护膜要撕下来吗

    tp保护膜要撕下来吗

    tp,保护膜,,保护膜,屏幕,性能,缺陷,日本,指纹,市场,作用,进口,产品,不建议撕TP保护膜是手机出厂时自带的一张塑料膜,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屏幕被刮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机辐射。这张保护膜还是值得留下的,因此不建议你直接撕掉。如果你想避免屏幕被摔碎,可以在TP保护膜之间贴一张钢化膜。TP保护膜属于塑料材质的贴膜,基于静电吸附原理制成,其中不添加胶水成分。TP膜通常是高清晰、高透光的,不会影响屏幕的显色度、清晰度和显示素质,并且能够过...

  • 酱油可以代替耗油吗

    酱油可以代替耗油吗

    酱油代替耗油,,中国,蚝油,饮食,公元前,世纪,豆酱,芜荑,游在,豆制,用酱,不可以酱油的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酱油不可以代替蚝油。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调味品,酱油的主要功能是上色和调味,蚝油则是提鲜的。蚝油是一种用生蚝为原料经过熬制取汁浓缩而成的调味品,蚝香浓郁,味道鲜美。酱油是一种用大豆或者小麦加入水、食盐等酿造而成的调味品。中国酱油的历史中国...

  • 十年婚姻是什么婚

    十年婚姻是什么婚

    婚姻,纪念,,第十,夫妻,名称,命名,礼物,透明,风俗,第七,美国,第八,锡婚十年为锡婚,意思是经历十年的婚姻像锡器—样柔韧不易破碎。“锡婚"也是“惜婚""的谐音,也在提示要珍惜眼前人。因为走过10年的婚姻,容易产生婚姻乏味的感觉。这时候就需要主动去给对方一些惊喜,为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走过十年的风风雨雨确实很不容易,所以,更加要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纪念日名称结婚第一年叫纸婚,意思是婚姻才刚刚开始,感情薄如纸,此时需要好好保护。结婚第二年叫...

  • 琐记中鲁迅到南京什么学校

    琐记中鲁迅到南京什么学校

    琐记,,学校,南京,服务,事件,选择,去日本,江南,类名,日本钱,揭露,琐记中鲁迅到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求学。《琐记》在艺术上,做到琐而不碎、零而不乱,形散而神聚。它善于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细节,精当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很好地为展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琐记》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鲁迅先生。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