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分别是:《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并升华了中华民族在春秋以前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智慧。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思想精髓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首先推出全书总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了重兵和慎战思想,而战争的胜负则取决于谋略。孙子认为:要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向方面,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能够探索出敌我双方胜负的可能。要比较分析哪一方的君主更开明,更得人心,哪一方的将帅更贤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彻底贯穿施行,哪一方的武器装备更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更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据此综合分析,就可预知胜负。这就是孙子“未战而庙算胜”先胜战略,也是其战争决策的基本依据。
《孙子兵法》重谋略,但是其最大的谋略还不在于如何在战场上打败对手。兵法有云:“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兵的原则是:使一个国家完完整整的屈服为上策,用武力击败这个国家就次之;同样是一个军,一个旅,一个卒完完整整的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去征服他们就次之了。因此说百战百胜算不上高明中的高明,不开战就能让敌军屈服,这才是高明中的高明。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手,就是大战100次也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手,但是了解自己,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不了解对手也不了解自己的,只要一作战就会危机重重,每战必败。故而在交战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运筹。而且不仅战争中需要妙算,一个人在设计自己的生活时也需要妙算,只有对现实详尽分析的人,才能正确地为自己设计出好的生活。这也是《孙子兵法》超出兵法之外,对人生具有永恒意义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