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鸿雁传书源自苏武牧羊这个历史故事吗?
对
鸿雁传书源于汉朝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当时苏武自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逼到北海一带牧羊,一直到汉昭帝之时,由常惠想出“大雁脚绑帛书”的计策把他救出,后世称这个为“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óng yàn chuán shū。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牧羊起因:出使匈奴遇变乱,被扣押
汉武帝时期,苏武官拜中郎将,汉朝为了缓和与匈奴的关系,派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本来苏武的出使任务已经完成,即将返回中原,但就在此时,匈奴内部发生了政变,而参与政变的居然有苏武的部下。
副使张胜参与匈奴一起谋反事件,企图劫持单于的母亲。这起谋反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由于张胜的鲁莽,整个大汉使团也遭殃,苏武也被牵连,被匈奴单于囚禁。之后便威逼利诱苏武,让他投降。
但苏武忠于汉朝,拒绝了匈奴人的重金赏赐,宁死不降。在这之后,匈奴人无奈,让苏武前往北海牧羊,但给予苏武的全都是清一色的公羊。还说:“等到公羊产奶的那一天,你才可以回到中原。”,意思是要让苏武永远做一个牧羊人,永远不能够回归汉朝,想以此来逼迫苏武投降。
不吃羊的原因
《汉书·苏武传》中早已解惑:“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北海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分明,是匈奴人不错的牧场,虽然冬季寒冷但森林密布野生动物不少,还在贝加尔湖畔,大量鱼类也在此繁衍生息。苏武才去北海的头一年是吃了不少苦头,但后来苏武在北海学会了织网打鱼,也会用弓弩打猎,靠着不错的野外生存能力苏武甚至得到了匈奴王单于兄弟于靬王的喜爱,于靬王甚至赏赐了苏武很多衣服和食物,三年里还送了苏武马匹、服饰和穹庐。
在满足了最基础的生存之后,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苏武超然的气节。苏武牧羊可以说带着的是汉匈两国的政治任务,牧民当然可以杀羊来吃,可苏武他是牧民吗?他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汉朝使节的身份,坚守自己作为一名使臣的气节,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在十九年的岁月中坚守在北海,即使刀剑不能屈服,即使金银不被诱惑,即使折磨也绝不投降。这才是苏武十九年来一直苦守北海即使牧羊却绝不吃羊的真正原因!甚至可以说,即使他苏武饿死在北海,他也绝不会干出杀羊烹之果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