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服饰器用
服饰 清代,在冬季,富商、绅士男子外出时,多穿长袍,再罩花马褂,脚穿布棉靴,头戴红顶瓜皮帽或皮帽;在家多着对襟棉短袄,扎裤腿。年青女子,上衣穿右开襟袄,高直领,四周环镶丝绦,腿穿红、绿色裤,脚穿绣花鞋。装饰物品有手镯、戒指、耳坠,腋下挂一香荷包袋。
一般群众的衣着,均为自纺自织之粗布短袄、短裤,一年四季几无变更。惟老人有的在冬季下身穿单或夹裤,外加套裤(两●(正文第708页)棉裤腿吊在裤腰带上)。
英国强租后,人们服饰受外界影响很大,特别是上海的服饰式样传入威海,市民穿着兼收并蓄,花样多而混杂:西装、中山装、旗袍、短袄间有。在官府作事的人,在上衣兜内装一怀表,外露锁链,手持"文明棍"。有钱人家的女青少年多穿旗袍、过膝袜子,袖口、裤脚宽肥,有的外罩毛衣。三十年代后,多注重布料、花色和款式,喜淡雅,重修长。
城区普通居民,多节食强衣,穿着时髦,故有"不怕天火烧,就怕磕一跤"之说。其他城乡劳动人民,除冬季个别人穿棉袍、大褂外,常年多是短裤、短袄,夏着白土布褂,秋冬穿灰、蓝、黑色上衣。城乡贫民,多是光头赤脚,衣着补丁加补丁,谓之"赤皮露肉"。
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受大城市的影响,花色、式样越来越讲究。但往往是群起而效,大有"兴起来就是一茬"之风。七十年代后期,注重款式、质地、色调的变化多样,而城乡差别则越来越难区分。素有"小上海"之称。
器用 饮具 饭锅一般家庭多用八印铁锅,后逐渐变小,现城市用五、六印较多,农村依然用七、八印。锅盖为木制。小锅和平底锅多为辅助用。高压铝锅为数较少。小笼屉在五十年代前,多为木制、席盖、竹屉,后以铝制屉锅代之。锅灶,建国前多为土、石结构,建国后逐渐改用砖砌。七十年代后,锅台面逐渐采用水磨石或瓷砖;电动鼓风机代替了手拉风箱;在城里兴起蜂窝煤灶,八十年代后有些户逐渐使用液化石油气灶。瓢、勺,清代为木制,民国期间为铜、铁制,建国后改为铝制品。七十年代以后,多用不锈钢菜刀。铲,先多为木柄铁制,后为铝制品。缸,多用陶釉缸,很少用陶缸。
餐具 建国前有陶碗、陶盆、陶钵、瓷羹匙,竹筷,锡制或铁制镀锌酒壶,瓷酒盅,陶瓷茶壶、茶盅等。建国后有瓷碗、瓷碟,搪瓷碗盘,铝制饭盒、羹匙,玻璃酒壶、酒盅等,注重花色多样、式样新颖、美观。
家具 建国前,生活富裕的家庭有组合箱(上)橱(下)、桌柜、碗柜和杌凳,个别户有大立柜、梳妆台、八仙桌、琴桌、书柜、衣架等。建国后,旧式箱、橱被淘汰,立柜、五斗橱、高低柜增多。另外城区多间有写字台、三抽屉桌、书柜、食品柜、梳妆台、圆桌(或方桌)、沙发、茶几、木椅、方凳等。
卧具 建国前,炕上多铺苇席,棉被多采用大花布面。建国后,多铺炕被,上罩炕单,棉被多喜用条绒、平绒、绸、缎、的确良料做被面。夏秋季用毛巾被、夹被、线毯、毛毯等。
生活用具 建国前,各户均有盛放衣物的剪纸花苇席笸箩,另有圆形针线笸箩。盛放粮、面用纸缸、纸盆。报时间多数户用座钟。洗脸多用铜盆和搪瓷盆。建国后纸制物品有的绝迹,有的逐渐减少,有的增添新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