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的博舞
科尔沁博舞,属原始宗教舞蹈,是蒙古博(萨满)“行博”(跳神)、祭典的一种形式。以鼓舞结合,载歌载舞为特征,并具有自娱性、竞技性、游戏性等特点,寓教义于欣赏、娱乐之中。
“萨满”源于通古斯满语的汉译音,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史书泛称“胡巫”,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科尔沁博舞主要用于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祭祀求福一般在室外大场进行,包括祭天地、祭祖、祭火、祭雷、祭桑树、祭敖包、求雨等,驱魔治病则夜间在病人家中进行。
博跳舞时法裙飘然若鸟展翼、骏马奋蹄。加之铜镜的闪动和响亮的撞击声,鼓且击且摇的“哗哗”声,令人眼花缭乱,使人感到雄武威严。科尔沁博舞主要由博本人表演,有“帮博”(二神)参加时出现双人舞、四人舞博。他们的行博过程与表演顺序为准备、设坛、穿法服、供桌摆精灵盒、宝剑。第一段请神拜神舞,舞者情态神圣而虔诚,以唱为主,伴以简单步法和“八拜”动作。第二段神来舞,舞者情绪狂热迷惘,以激烈的旋转和跳跃动作为主,加以对白,开始驱魔治病,占卜吉凶。有的博还根据所来之神跳《精灵舞》。《精灵舞》以其模拟图腾神灵而得名,如《鸟神舞》、《虎神舞》等。多为载歌载舞,动作丰富,形象逼真。第三段为娱神舞,表演以击鼓技巧贯穿整个舞蹈的《鼓技舞》和《精灵舞》。《鼓技舞》动作轻巧自如,技艺高而娴熟,鼓点丰富多变。《精灵舞》则增加游戏性,以吸引观众,达到既娱人又娱神的目的。第四段送神舞,与第一段请神舞基本相同。
“莱青”是科尔沁博的一个分支,是喇嘛教与萨满教激烈斗争的产物,所以有人称其为“喇嘛博”。莱青坐在凳子上击镲念经治病。莱青的师承关系和出徒仪式与博相同。但它的服饰、法器、舞蹈动作、表演形式、音乐伴奏都与博有区别,舞蹈既不用鼓也不用旋转,以道具不同而分为镲舞、刀舞、徒手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