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民族宗教
佛教在境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和碑石记载,唐时,境内佛教已相当兴盛。清末民国初年,境内有佛教寺庙10余处,僧人100余人。佛事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打会、送忏、发引、祈雨、打孔雀、祭白雨、祭仔方、谢土等,其中尤其以打会、祈雨、发引声势浩大,除举行繁琐的宗教仪式外,念经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境内多数居民每到佛教节日,都要到临近寺庙烧香拜佛,平时在家里也有供奉佛像的。抗日战争时期,各村寺庙大部分毁于战乱,佛教活动逐渐消失。
80年代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本县佛教活动又恢复起来。1992年,娄烦镇佛教信徒自发组织复修周洪山寺庙4处,开始有太原崇善寺的服制师傅和忻州令狐村净莲寺僧人住持。每逢农历五月端午和七月十五“孟兰盆节”时,有60多位居士来此进行佛事活动。1994年,五台山集福寺僧尼仁广师傅来娄烦周洪山普净寺住持。
天主教于清代光绪年间传入,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天主教活动消失。90年代初,天主教再次传入本县,民间信徒主要分布在米峪镇乡的柴厂村、米峪镇村以及马家庄的潘家庄村、西会村等地。米峪镇乡柴厂村天主教盛行,几乎全村信仰天主教。1996年,太原市天主教协会集资在该村修建了天主教堂。
基督教最早于民国15年(1926)传入,当时由2名挪威牧师进行传教,在岩头村居住近10年,教徒仅3人。抗日战争时期传教活动停止,基督教在娄烦境内消亡。1994年9月,改教再度传入境内,信教主要分布在杜交曲镇、天池店乡、娄烦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