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大余民俗风情

大余民俗风情

  大余县区民情风俗旧县志载:“南安略同楚俗。”火耕水耨,民食鱼稻,风俗淳朴,民情敦厚,向称“儒雅之邦”。大余为先贤过化之乡,事简民恬,勤于生业,俭于衣食。庾俗之最美者:

  市无乞丐,贫不鬻子;其最不美者:“信巫鬼,如嚣争,溺女不育,钳婢不嫁。”这就概括了以前的民情风俗。建国后,各方面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点禾种:大余旧时习惯在惊蛰前后“点禾子”。播种早禾,俗称“点惊蛰”即农家在清晨备好香烛、纸钱到田头祭祀田螺菩萨,乞求保佑丰收。

  莳田:昔时农家莳田时,要请莳田能手“开秧盘”(即技术高明的师傅第一个下田开莳,然后按技术高低依次排行。莳完田后要做“莳田酒”,俗称:“莳田杀鹅,草子变禾”,认为待人大方,收成必好。

  尝新:早稻开镰收割后,吃新米饭叫尝新,旧时家家户户尝新日,买猪肉,杀鸭子,推磨做新米果,点蜡烛敬“米谷神”,以庆丰年。

  洗禾镰:秋收后旧时农家要备办酒席,请帮助收种的亲友吃饭,俗称“洗禾镰”。大多东家都煎糯米糍,酿好米酒。内良、河洞至今仍很兴打麻糍、包芭蕉米果分送亲友,意为全年农耕结束,家家分享丰收。

  造纸:昔时小满时节,纸棚中槽户、包头要杀狗崽或其他畜禽祭山,初一、十五日“打牙祭”。在山里更不能犯禁,如一人犯禁大家就得停工,犯禁者被罚买鱼肉杀鹅请酒以消灾。纸棚工忌用纸揩屁股。砍竹子,要将竹蔸上的节放通,倒竹时面要往下不能向上。

  狩猎:昔日猎者进门,不论冬夏都戴草帽,腰系刀鞘插腰刀。若获得猎物,打头铳者得双份,凡在场者均可得一份。出猎前十分讲究日子和走向,忌“破日”、“空亡日”。

  打砂子:上山挖钨砂俗称打砂子或倒桶。昔时要选黄道吉日,在有砂子的附近搭棚。开工时,棚门前要插两根短竹筒,点燃香烛,在地上摆好三牲(鱼、猪、鸭),杀一只黑狗取血以祭祀天神,初一、十五日不上工,也要打牙祭。上工时,走到窿子门口要先抽烟辟邪才能进人,忌在采找矿时吹口哨,打啊嗬(大声呼喊)和吃夹生饭,以避凶趋吉。

  订婚:俗称“下聘”或“下茶”。男女合八字后,由男方择定日期,用五色扛盒送三牲和饼蛋等聘礼到女家,是日女家要请亲戚前来吃下聘酒,并按亲疏分享聘礼。待结婚时,亲戚则加倍送女方陪嫁礼品。订婚后不能更改,遇红白大事可互相往来行家礼。

  嫁娶:即结婚,俗称“过门”。事前男家须拣日卜吉期,写好大红书帖,备礼通知女家,称“担日子”,若女方无异议,婚期就算定了。“过门”之日,男方家要在前一天下“五牲礼”送到女家,女家亲友在成亲日上午备好礼品合齐到女家贺喜。中午,男家要出轿(旧时或马,现为小车)去接新娘随同嫁奁,新娘在伴娘簇拥下上轿(马或车)出嫁。接亲时由一个男子掮两根扎在一起的竹梢上系着大红布的翠竹,伴随着打鼓、吹喇叭、放爆竹,拥至男家,男方主婚人在门前迎亲,进门后举行婚礼,拜天地,入洞房,宴请宾客。



相关推荐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什么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什么

    史记,,著作,中国,史公,史记,历代,下至,经济,世界,风俗,帝王,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简单来说纪传体就是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形式,其中皇帝的传记被称为“纪”,一般人的传记被称为“传”,因此合称为“纪传体”。从体裁形式上来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载记和史论等的综合。《史记》作为中国二十四史之一,它记录了黄帝时期至汉武帝时期,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的作者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里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里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评论,错误,著作,风俗,作用,王室,言语,时令,规范,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

  • 京族是什么族

    京族是什么族

    京族,,主体,中国,主食,鱼汁,风俗,京族,民间,煮粥,三餐,又称,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少数民族 ,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京族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1958年定名为京族 ,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广东...

  • 东汉之后是什么朝代

    东汉之后是什么朝代

    东汉之后的朝代,,太学,时代,半多,大义,眼红,抑制,还亲,做法,风俗,位后,三国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东汉之后是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又称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足鼎立时期,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东汉末年之后也就开始分裂的战争,十几个诸侯都有自己的割据势力,开始了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也是英雄出现最多的一...

  •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的名称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的名称

    清朝皇帝,顺序,,风俗,入关,旗人,甲等,维护,停滞,西藏,文昌,语言,支持,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慎;弘历;颗琰;旻宁;奕柠;载淳;载活;溥仪清朝(1636年 -1912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清朝简介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

  •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地球,月球,,证据,周期,长期,风俗,刹车,作用,锁定,微弱,伊亚,支持,38.4万千米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

  • 今年是农历兔年,也是“双春年”,意味着有两个

    今年是农历兔年,也是“双春年”,意味着有两个

    蚂蚁庄园,,风俗,活动,农历,春牛,聚会,前边,图像,前到,社的,政府,立春兔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中的"兔"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卯,兔年即卯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比如公历2011年基本对应的是兔年,即辛卯年。今年是农历兔年,也是“双春年”,意味着有两个立春 。2023年这个闰年,有个“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一年中将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即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

  • 曲靖属于哪个省市

    曲靖属于哪个省市

    东部,风俗,语言,省会昆明市,曲靖,曲靖属于云南省。曲靖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部,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与昆明市连接,北靠昭通市和贵州省毕节市,是边疆中的内地。距离省会昆明市120公里,地区面积2.89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的13.63%。有彝、布依、壮、苗、瑶等八大民族独特的语言、服装、风俗和信仰。...

  • 世俗什么意思

    世俗什么意思

    汉语,是一个,世俗,风俗习惯,什么意思,世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ì sú,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世间不知变通的、拘泥的习俗。俗人,普通人;流俗;庸俗。世俗一般和清高相对应,世俗就是喜欢人世间的红尘,留恋吃喝玩乐,爱凑热闹,有时还很势利眼,不太顾忌面子,不会有太伟大的表现或者很突出的品质,甚至很有小人的特点,整体上印象就是脱不了红尘中的凡事俗情。...

  • 年画的特点是什么

    年画的特点是什么

    风俗,中国,色彩鲜明,民间艺术,先河,年画的特点是以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 义庄是什么地方

    义庄是什么地方

    经营,苏州,风俗,田产,宗族,义庄不是地区,而是古代中国社会风俗,是宗族所有之田产。始于北宋。仁宗时范仲淹在苏州用俸禄置田产,收地租,用以赡族人,固宗族,系取租佃制方式经营。义庄设有义宅,供族人借居,若 房舍需要修理则自行设法。范氏义庄有八九百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范氏义庄的产生根源于宋代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 钟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钟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钟馗,身份,民间,流行,敦煌,《探索·发现》供稿,蛮详细的,转贴一部分: 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最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鬼相伴为伍。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人们都要张挂他的画像镇鬼祛邪。这种风俗远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间断。   然而长久以来,钟馗的真实来历却一直是未解之谜。   钟馗,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如何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神祇?   我们了解的钟馗大多来自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   《钟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