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风情
吊脚楼:土家族苗族人民因居住山区,便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楼房属木结构,四周均有设计独特的楼脚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景。
湘西名菜:湘西的饮食风味别具一格,如酸菜、酸鱼、酸辣菽、酸萝卜等.更有土家族的传统名菜泥鳅钻豆腐、苗族的五香鱼、桃花虫等。
民族节日:独特浓厚的民族风情,是我州具有吸引游人的重要人文旅游资源。土家族苗人民能歌善舞,热情豪爽,从服饰、村寨、风俗观念直到婚丧喜庆礼仪都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和古朴的乡土气息,使人向往。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杜巴节”、流行摆手舞、铜铃舞等。苗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赶秋等”。
土家族赶年:汉族均是腊月三十过年,然而湘鄂西一代土家族却提前一天过年,即大月二十九,小月二十八过年。这是为了纪念剿倭获胜的土家族将领的一种纪念方式。传说明朝苏州松江一带,倭寇猖獗,朝庭令土家兵诛之,然而正值年关,按路程算,土家族必须在过年前起程,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所有远征的将士就提前一天过年。后来征倭取得了“东南战功第一”的战绩,全土家族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形成了提前一天过年的习惯。
土家族大型摆手舞:土家摆手舞是土家族特有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土家语叫“舍巴日”,最初是祭祀祖先,祈求丰年,欢庆丰收的庆贺仪式。据记,三至七天的“舍巴日”,是土家将士抗倭有功,被封为“东南战功第一”的纪念日。土家摆手舞有固定的场所,每年在大摆手堂举行。摆手活动由“梯子玛总队”和掌堂师组织指挥,初九,闯驾进堂,祭祀祖先,花鼓队,留子队,山歌队表演;初十,分排摆手,玩龙舞狮;十一日团摆联欢,扫堂散场。统一锣鼓,统一动作,统一歌曲,称为“大团圆摆”,最后,掌堂师指挥齐唱“扫邪歌”,整个摆手活动结束。
苗族清明节歌会:“清明歌会”又称“赶清明”,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相传,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生活用品需从汉区赶场交换,容易上当,因此,苗族人民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赶场期,互相交换物资,会见亲朋好友好友。于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歌会这天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气洋洋,常常是从早到晚的唱,从夜间唱到天亮。
苗族为何结婚不成“婚”:苗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夜晚,新房里是看不见新郎的影子的。这是因为苗族素有讲礼节,重感情的古风。新婚之夜,新娘要与陪同自己前来的姑娘们叙旧话别,新郎也要为前来作客的宾客递烟端茶。二人生怕有“怠慢”之嫌。如果这时避开客人自寻欢乐,就会被客人们骂作蠢猪笨牛。因此苗族的这一风俗沿袭至今。
苗族赶秋节:赶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庆节日之一。每年立秋这一天,苗族农民都要停止农活,身着盛装,邀朋结伴,兴高采烈的从四面八方涌向赶秋场,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巴贵达惹的苗族青年,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一箭射中了山鹰,同时坠下了一只精巧的绣花鞋,为了见到绣鞋的姑娘,他设计了八人秋千,心想如果有人来玩秋千,绣鞋姑娘肯定会来,后来果真见到了这位姑娘,他们通过唱苗歌,结成了夫妻。从此以后,苗族男女择偶,就通过“赶秋”对歌形式。赶秋节就这样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