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侗族婚姻习俗
对歌--恋爱的开始
侗族男女青年往往通过“对歌”去选择称心如意的配偶。在侗乡,对歌的机会是很多的。除了一年一度的传统歌节(大戊梁歌坛)外,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夜晚,都是男女青年聚会的好时辰。到时,成群结队的男青年登上姑娘家的木楼,找姑娘对歌。对歌时,先是各人表示谦让的独唱,然后是接连不断的“盘歌”。盘问的内容极为丰富,从天文地理、历史事件、名人典故、风土人情,到花鸟虫鱼、农业知识,无所不包。聪慧的姑娘往往通过对歌,了解男方的性格、爱好、才智、情操和理想。她们最注重的是对方的品格和思想,至于对方的门第、财产等,她们并不过多考虑。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姑娘会选定一位意中人。这时,她便悄悄持告诉他,以后你可单独登楼,不须邀请其他伙伴了。这便是一对青年人恋爱的开始。
互赠信物
在以后的热过程中,姑娘每晚都会以香甜可口的泡米油茶招待恋人,但不接受对方的金钱、衣料或其他馈赠。再经过一年半载,甜蜜的爱情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他们就可以定婚了。定婚时,姑娘也不接受什么“定婚礼”,只须互相赠送信物。男方一般送给女方一块包头布或一件上衣;女方一般送给男方一块侗锦。侗锦是姑娘精工编织的上品。展开来,鲜艳别致,异彩纷呈。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执着,多情的姑娘还常常把恋人的名字巧妙地织进斑驳陆离的侗锦里。这种“艺术匠心”,除了意中人能心领神会外,旁人往往不易觉察。双方一旦互换信物,往后,谁也不会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了。
跨过“扁担桥”
广西侗族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的。他们一般在春节前后几天办婚事。在办喜事这天,新娘入屋前,所有主、客人统统走开。
宽阔的木楼里只留下一位最年长的妇女。新娘进入木楼,洞房门口放一根刻有色纹的龙水扁担,新娘见到扁担,用几尺侗布捆在扁担上,然后跨过这“扁担桥”进入洞房。
随后,年长的妇女递给她一盒火柴,新娘即点燃盛满茶油的吊灯,这时主客人才能进来,闹房就开始了。
闹新房
闹房时,首先来的是一批年轻人,他们故意穿着破烂的衣服,有的还画花脸,装成怪样,有的挑萝筐,有的拿洒壶,进门后有的打滚,有的吹口哨,有的跳舞挤到新娘旁要酒要肉吃,直逗得全场人大笑不止,闹新房有时直到天亮。
唱“开路歌” 三天后,新郎陪新娘回门,这时,要有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来到女方家寨门的巷道口上,就被一大堆障碍物挡住去路,如杉木、稻草、纺车、鸡笼、木马、干辣椒、柚子叶等。这就要唱“开路歌”,新郎由撑伞的老人领唱,要唱对拦路物中的一件,女方家就搬开一件,这样要唱几十首歌,有时要唱一百多首,一直唱到拦路物搬光为止,道路也畅通了。
美好的祝愿
新娘回到嫁家,同样也要请客欢欢,女方家作陪的是一些年纪相当的后生。这批后生一边喝酒,一边看附近有无心爱姑娘,看准后,马上离开座位,趁女方不备,用极快动作抢走姑娘头上的包头巾。待客饮酒的厅堂,实际成了男女青年交换信物的好机会。最后是一群小孩学猫叫,并扛来一枝杨梅树,树枝上是孩子们用萝卜丁削成的一个个杨梅。这表示祝愿新娘成家后,日子过得象熟透的杨梅那么甜蜜。这时,新娘便拿出一团团的糯米饭和一大片酸肉分给孩子们吃。至此,男婚女嫁仪式才算结束。
由于是自由恋爱,又没有金钱、地位等因素的干扰,所以,侗家人的爱情是极为和谐美满的。男女青年一旦结合,就相敬如宾,白头偕老,争吵、打架以至离婚的事是极少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