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地的民间民俗
荆楚大地自古就是音乐舞蹈之乡,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十分活跃。曾著《楚辞章句》的东流校书郎王逸曾说:“其俗信鬼而好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南朝宗懔也曾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作金刚力予以逐疫。”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间歌舞是祭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祈福消灾,逐凶抑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注入了自娱自乐的社会功能,故由此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在荆楚大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民间歌舞的具体表现形式,呈多元化结构各自表现出了其载歌载舞的共有艺术特色,即在演唱时,艺人敲打音响器具,伴以俚曲小调,边歌边舞,如三棒鼓、碟子曲等。有的是借助于一定的道具和器械,表现一定的生活内容,如踩高跷和跑旱船(又名采莲船)等。有的直接生发于田间劳动的自娱小唱,如车水锣鼓和插秧草、薅草歌、打硪号子等......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采,由此构成了荆楚大地上独特的文化景观。
到了近代,许多民间演唱形式已经具备了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情,如渔、道情、说鼓子、打莲湘等,其乡土气息浓郁,令人赏心悦目,成为各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