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居住习惯
长沙民居,反差很大。清末以来,湘军将领及民国湘籍军政要员不少都曾在长沙古城广建深宅大院、公馆别墅,玉宇琼楼,散落四区,宽敞气派,花木扶疏。而在湘江及便河两岸,多见低矮破烂的茅屋棚户,伸手触瓦,拥挤潮湿,为无产者聊蔽风雨之所。市并街巷店房,多为木架砖瓦结构或竹木结构。“文夕”大火后,城内原有民宅仅存2000多栋,民居80%为树木作架、竹片编墙、粉以泥浆的简易房。
在乡下,一般一家一栋屋,中为厅,前有廊。有的一侧有厢房,呈曲尺形;有的两侧均有厢房,戏称“一把锁”。厅也叫堂屋,堂屋两侧的房子叫正房。厅两侧各有一间正房的叫“三大间”,也有“五大间”、“七大间”甚至“九大间”的。富家多住由前后两进或多进、左右横栋围成的庭院,中有天井,植以花木,前有地坪,外建槽门、围屋,并有八字墙、山字垛、照壁等。大户人家,前后迭屋有五进甚至七进之多,每进厅屋均设楼空雕花屏风式中门,每厅之间由木柱斗拱重檐歇山式过亭相连。逢喜事各进中门洞开,从大门至上厅神龛,深数十米甚至百余米。正厅两侧有对称式横厅,厅外连厅,回廊与巷道将数十栋房屋连成一个整体,外人进屋,如入迷宫,知进不知出,颇具建筑、艺术价值。这种聚族而居的大屋场在民国以前并不鲜见,在浏阳北乡可说彼彼皆是,如蕉溪彭家大屋,曾佐300多户人家。这种屋场宏大气派,便于喜庆活动,但室内采光不好,中心区域阴暗潮湿,春季甚至生绿苔。民国时兵火水患频仍,大屋场多遭破坏,越来越少。现浏阳等地尚存数处,弥足珍贵。如浏阳龙伏乡的发八寺大屋建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保存尚完整,内有正厅、横厅14个,曾同时宴容300桌。
长沙地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热。农家夏天多在地坪和晒谷坪歇凉至夜深人静;冬天喜欢围炉共话。一般厅侧正房必有一间烤火房,客人来访,多引至此屋烤火休息。该房靠窗户一侧设火炉,上有通钩(亦名火钩、梭钩)吊于楼,钩上挂炊壶、炉罐。炉中多烧松木辟柴,又名硬柴,也烧树蔸、谷糠等。村妇在炉边纺绩,男人们边烤火,边抽烟,边扯谈,其乐也融融。
百姓为避兵匪,有的于家中修夹墙,即在两房之间加砌一道墙,两墙之间留约1米宽的空间作暗室,放些不常用的较贵重的物品。必要时,人从楼上下去匿藏,外人难于发现。长沙另有一居住习俗??借屋不成双。即客人留宿,夫妇不同居一室,如须使较长时间,必租房才能同居。据说借客成双对屋场对主家均不利。 长沙民居大小及建筑用料,因地而异。滨湖平原,房屋多为青砖脚、土砖墙或泥抹墙茅屋,进深多不足8米。丘陵地区,因木材丰富,地势适宜,房屋较高大,屋脊有的高达8米多,进深多在8米以上。一般于楼上钉木楼板,楼上可开铺、储粮、堆农具杂物。墙脚多用麻石、红石或烟砖,墙体多为土砖砌成,也有士筑的,甚至全用木质墙,称木心屋。富家也有烟砖到栋的。山区屋基多用青石板砌成,以土筑墙为主,覆青瓦、稻草或杉皮。
民间屋场,最重朝向,一般喜坐北朝南,所谓“朝南起个屋,子孙好享福”。有的人笃信风水,要求屋后及两侧“有龙脉”,山势左环右抱,前有流水,地势开阔。若仕途失意,或人丁不旺灾难多,便怪屋场不好,有拆屋重建的,有几改槽门朝向的。同时讲求屋前屋后有风水树,使屋场深藏不露。若古树繁茂,则认为屋场兴旺,人丁繁衍。谚云:“屋旁有大树,屋内有寿星。”如有外人毁风水树,则全屋场的人必共搏之,男女老幼将树团团围住,大有“誓死捍卫”的味道。
民家起屋,一般都要请地生看地定朝向,再择吉日动工。树大门框或上梁时,更为隆重,要宴客。特别是上梁,须举行仪式。梁木最好用梓木,谐音“子”,寓意子孙发达。梁木正面中心处画有红黑相间的太级图,两端书“乾坤”二字,注明年月日,字与图之间各画一个八封图。上梁时,由匠师喊彩,如“贺喜东君,今日上梁。张良斫树,鲁班尺量。紫微高照,大吉大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