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端午佳节记铜鼓客家习俗

端午佳节记铜鼓客家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

江西省铜鼓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属宜春地区,明末清初有大量的粤东闽西客家人移民到此,造成了铜鼓原驻民与客家人混居的局面。现今的铜鼓县依然保留这他古朴的客家民风。江西铜鼓人称端午节也叫五月节、端阳节。那么铜鼓过端午节的习俗是如何的呢,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家家户户门前要插上祈艾(艾草)、菖蒲、要吃粽子、染红的咸蛋、撑竹排或划龙舟。端午节那天‘午时’(11:00--12:00)要在房屋周围洒雄黄水,用甘草煮黄豆吃,吃了可清火败毒。小孩胸前挂一串苍术,头上要抹雄黄水,客家人讲卫生,除了平时洗澡外,这天晚上要用祈艾、菖蒲、枫树的果实即枫球煮开放凉后用来洗澡。当然亲朋好友互送吃食物共同聚餐也是不可少的事。”

地处赣西北的铜鼓县城是三江交汇的地方,发源于大围山的定江河、金沙河和黄溪均流经这里,因此端午节的时候,当地客家人喜欢撑竹排。撑竹排类似于划龙舟,不过它的制作较简单,砍七八根毛竹用篾片扎在一起。当然也有做得精致的:用于做竹排的毛竹要用刀将竹青刮去,在排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竹排重量减轻了。加上前面的竹尾翘起,向前划去自然阻力更小。要使竹尾弯曲,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烤软后,慢慢弯曲,再用沾满冷水的毛巾按一会,烤一会,弯一会,按一会。竹尾就会弯到排主满意的程度。做好竹排后,铜鼓的排工开始行排,一路上能判断出何处有暗礁何处有险滩,从而把握潮头。

铜鼓县城三江汇合处叫做三江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都是石头沙滩,这里堆放着如山的树条或扎好的木排、竹排。过去没有公路,这些木排和竹排本身既是运载工具,又是货物,因此许多竹木通过水运到九江市的修水,再到长江沿岸各个城市。铜鼓的排工和奉新的锡匠以及高安的皮匠是闻名遐迩的赣中三杰,一首传说是马秀才所写的《一曲滩歌到吴城》道出了当年铜鼓排工的艺高人胆大的气概。歌中唱道:

一篙撑过令公埠,下了徐滩又西滩,

险滩急弯三百里,每处险滩要记清。

若问滩弯有多少?撑撑弯弯做手伸,

一本滩歌都唱尽,前面转眼是吴城。

过端午节,和江西大部分地区一样铜鼓客家人喜欢吃加了碱水的糯米粽子,这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颜色好看,糯米碱化后金灿灿的,非常好看,第二个是好吃,粽子没那么腻人,第三是保存时间长,便于外出路上食用。而碱水是客家人自制的,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碱水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铜鼓客家人叫做早禾杆烧的灰放入开水中煮制成碱水。另一种非常有特色,就是我们铜鼓用一种叫做黄荆的枝条折断后在锅里煮水后制成碱水。五月的时候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容易产生中暑等各种各样的疾病,吃了加入了用黄荆制成的碱的粽子,可以防止这类疾病。”

如今,端午节的粽子铜鼓人还在吃,但撑竹排的并不多见了。为再现当年铜鼓客家人端午节口吃粽子撑竹排的优美画面,铜鼓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举措,铜鼓县人民广播电台小编王海泉介绍说:

“县政府已经在县城河的两岸,用花岗岩砌起了河堤,足有6米高。另外,还正在三江口下游不远处筑一个橡皮坝,水多时可使坝缩小变矮,达到放水的目的,水少时储水。三江口作为在东面的弯点,和另两条河--金沙河和定江河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届时,铜鼓客家人就可以绕着‘U’字,一边吃粽子一边撑竹排了。” (稿件来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

相关推荐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作者是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作者是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蒲州,茱萸,忆山,山西祁县,山西永济,精神,陇西,开元,创造,运城,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哪个诗人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哪个诗人的

    诗人,,茱萸,忆山,高潮,山西永济,蒲州,核心,身上,发现,山西祁县,风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创作背景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 客家大道属于哪个社区

    客家大道属于哪个社区

    客家大道,社区,,章贡,豫章郡,赣江,机构,九江郡,大道,水南,市场,吴嘉,三国,章贡区水南镇岭头上居委会客家大道属于章贡区水南镇岭头上居委会。客家大道沿线有水南镇政府所在地、安居小区、博德山庄、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国际汽车城、家俱市场、南北市场、物流中心、钢材市场、建材市场、金丰小区和赣州汽运南站等机构、单位、市场和住宅区,是赣州章江新区繁华地段。章贡区,1999年6月撤原县级赣州市设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中偏西北部,是赣州主城区,...

  •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什么?

    蚂蚁庄园,,茱萸,老人,适合,高山,青草,传统文化,秋季,活动,会越,重阳节,辞别青绿重阳节习俗辞青的寓意是辞别青绿。重阳节之所以称之为“辞青”,其实有告别青草的意思,秋季来临,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霜降的来临,植物的叶片开始变成金黄,而青草的绿色会越来越少,会随着每一次外出旅游,见到的青色会越来越少,所以把重阳外出旅游称之为“辞青”。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重阳节源于天象崇拜,是上古时代秋季丰收后祭祀演变而来的,是纪念...

  • 世俗什么意思

    世俗什么意思

    汉语,是一个,世俗,风俗习惯,什么意思,世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ì sú,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世间不知变通的、拘泥的习俗。俗人,普通人;流俗;庸俗。世俗一般和清高相对应,世俗就是喜欢人世间的红尘,留恋吃喝玩乐,爱凑热闹,有时还很势利眼,不太顾忌面子,不会有太伟大的表现或者很突出的品质,甚至很有小人的特点,整体上印象就是脱不了红尘中的凡事俗情。...

  • 重阳节古诗 四句

    重阳节古诗 四句

    茱萸,切题,土生,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朝代: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

  • 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月饼,活动,民间,秋季,中国,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

  • 明天是什么节?按农家习俗,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也就是祭

    明天是什么节?按农家习俗,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也就是祭

    农家,民间,农历,知识,习俗,明天是什么节?按农家习俗,明天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也就是祭祀祖宗的.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家乡也有这种习俗吗?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

  • 端午节的意义有哪些?

    端午节的意义有哪些?

    五日,菖蒲,江中,糯米饭,六月五日,端午节的意义有哪些?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

  • 菲律宾圣周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菲律宾圣周节的来历、习俗、活动?

    背上,活动,菲律宾,连续,二是,圣周节 菲律宾天主教徒的节日。自每年3月15日后的第一个周日,举行一周的宗教活动,纪念耶稣受难和庆祝耶稣复活,故称圣周节。周日,教徒们聚集在教堂做祷告,然后手持棕榈枝叶游行,纪念耶稣在受难前到达耶路撒冷,故这一天也称作棕树节。圣周一是圣经开读日,教徒们身背十字架赤脚游行。圣周二是弥撒日。圣周三是圣欢会日,纪念耶稣受难。圣周四是忏悔日,方式因地而异,通常是忏悔者从教堂大门膝行至祭坛,自我鞭笞,直到背上出血;...

  • 正月初十六大习俗是什么?

    正月初十六大习俗是什么?

    柏树,啪啪,知识,习俗,簸箕,正月初十六大习俗是什么?簸箕等统统投入火中焚烧,一些人家还会特意在火中添加一些柏树枝,发出啪啪的响声...

  • 大家知道贵州那的习俗吗?他们正月十四过大年,为什么?

    大家知道贵州那的习俗吗?他们正月十四过大年,为什么?

    知识,农历,一过,山下,苗族,那里的习俗是腊月三十称过小年(这也是跟大家说三十过大年一样,是最隆重的节日),然后正月十四过大年,正月十月过元宵节的相对比较少.过正月十四,难道那个节日是少数民族过的吗?关于这个习俗有很多说法我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说法就是 因为过去贫困人家较多 为了防止年关讨债 所以在传统农历春节的时候 全家都离家到山上去“躲岁” 其实就是躲债!等过了年以后 才从山下下来再过年!在贵州有一句话叫“苗十三 汉十四 裸十五” 说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