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传统节日
☆节日庆典: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那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那吾鲁孜节 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在回历十二月举行,这是一个送旧迎新的节日.过节时家家户户要用七种食物做成粥 ,然后互相宴请亲朋好友品尝,以示对节日祝贺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古尔邦节 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据说,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并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到山谷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带着自己的儿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儿子伊司玛义杀死时,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诚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伊司玛义的牺牲。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成立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的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 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们在节日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诵经、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赶制各种糕点,炸馓子、烤馕、做新衣裳,进行节日的充分准备。穆斯林们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开始杀牛宰羊、煮肉做饭,对穷人进行施舍,对来宾进行招待。身着节日盛装的哈萨克族人要相互拜节,互相问候,过去有成见的人,在节日里见面时也要互相问候,并消除隔阂,从此言归于好。青年男女又说又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使整个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肉孜节 : 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功修”。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甚至连咽口水也不允许。到了太阳落山之后,才能进行吃喝。所以这个节日也是宗教上沿袭下来的习俗。
斋戒日期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这一月称为“斋月”。“斋月”可以出现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伊斯兰教历是纯阴历,以月亮出现的那天为月首,单月 30天,双月29天,全年12个月,不置闰月,计354或 355天,这样就比太阳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所以“肉孜节”便会在一年四季中轮流出现。九月份封斋满一个月,到了十月一日改为正常生活, 举行礼拜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新疆地区称为“肉孜节”。其实“肉孜”在阿拉伯语中,也是“斋戒”的意思。
关于“肉孜节”的来历有许多说法。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犯,白天躲进深山里不生火、不做饭,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开始做饭。其实,这个节日完全是宗教上的活动,尔后成为民族习俗。斋戒被伊斯兰教称为五大功修之一。穆罕默德曾说过:“斋戒,一半是忍耐。”根据伊斯兰教的说法,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而且是为了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宗教上说人是污秽的,如今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已不封斋,而是将开斋节作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进行庆祝。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就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把房子院落打扫整修一新,并要赶制节日盛装。妇女们还要炸馓子、做点心、熬果酱,购买各种水果和干果,准备招待贺节的客人。节日的清晨,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开始庆祝活动。这天人们将不计过去的“疙瘩”和“磨擦”,而会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兴高采烈地相互拜节问候。